2024-03-15
零售債券應有更多選擇
財爺陳茂波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到,未來五年的發債規模,每年大約介乎950億至1350億元,不僅用作投資未來,包括北部都會區建設及其他基建項目,還可藉此推動債券市場發展。
以2024-25財政年度計,發債規模將會是1200億元,當中700億元為零售債券,包括500億元銀色債券和200億元綠色及基建債券。
不過,我查看去年最新一批銀債的發行資料發現,如果按照《預算案》提出的建議,今年零售債券的發行規模其實沒有增加,還有機會是減少了。
此話何解?事緣2023年發行的一批銀債,是歷來反應最好的一批,主要原因當然是當時的保證息率高達5厘,在息口見頂回落的預期下,吸引了32.3萬人認購,有效認購額高達717億元,最終發行額由500億元提高至550億元。上述三項數據都是歷來新高。
去年發行的銀債保證息率高達5厘,反應是歷來最好。(資料圖片)
幾乎可以肯定,政府今年一定會再推銀債,但由於預期息率不會再有5厘,市場反應或許不及去年,所以發行規模暫定為500億元。如果是這樣的話,零售債券的發行量今年可能沒有增加,甚至比去年的實際數字減少了,那麼,何來促進債券市場的發展呢?
當然,發行額未必是衡量債券市場發展的唯一指標,其實,發行的年期可能更重要呢!長線來說,成熟的債券市場應該擁有不同發行機構的債券,也有不同年期的債券。
但現時政府發行的零售債券,清一色是三年期的,而且,對大部分投資者來說,最多的一次也只能認購到23萬元(23手),那次也就是去年那批銀債。這個額度對於一眾中產人士來說,實在是太少了。
我知道,iBond(通脹掛勾債券)是在港交所掛牌的,即是說,如果大家想買,仍然可以等上市後在市場買入。但一方面,iBond的保證息率一般稍遜,而且上市後的價格會很快貼近市場息率,所以,上市後才買入,回報肯定不及原始發行的債券。
另方面,息率較吸引的銀債卻沒有二手市場,令到有能力的投資者無從增持。因此,我一直呼籲,政府如果想發展債券市場,就應該進一步增加發行量,而且,最好全部債券都可以在港交所買賣。除此之外,當然是發行不同年期的債券,我認為,三年期可能太短了,最好應該有五年期和十年期的債券供選擇,這樣的債券市場才算基本上成型呢!
我知道,在機構投資者的層面,本地發行的債券是較多元化,即較多選擇,但政府想推動整體債券市場的發展,零售投資者是絕對不能忽略的。因此,我希望港府盡快讓債券的零售市場跟批發市場看齊。
【你點睇】陳美寶、羅淑佩分別被任命為運物局及文體旅局局長,你是否認同新任命有助香港鞏固物流樞紐地位及促進旅遊經濟?►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