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7
第四季的內圍風險
昨日(6日)談了第四季的外圍風險,主要是三點:中美博弈、美國國債、滯脹。今天談第四季的內圍風險,主要會是四點:經濟周期、中美博弈、內房債務、拉閘限電。
(1)經濟周期
今輪A股和港股的升市,是始於2020年初,不過這個升市是在中央對房地產的管控下而成長出來的。從圖一的恒指走勢圖和圖二的中海外(00688)股價走勢圖看,說明這點,國內房地產,在這輪升市中是甩轆的,因為國內的經濟周期是處於收縮期(尤以對國內房企股言)。
踏入2021年中,中國及外圍出現個滯脹勢頭,PPI升,反映生產成本升,CPI不升或不隨步升,反映生產物價的上升,未能轉嫁予消費者,這就是滯脹,會促成經濟下行。
2021年7月政治局會議,已注意到這個經濟的下行壓力,並提出「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到8月地方發債已經明顯提速。
到9月,市場開始關注中央會否為這經濟下行而降準放水,但中央要考慮的是,降息會否加劇PPI的上漲,若是,降息是對滯脹火上加油,故一定要等工業產品價格上漲有所緩解後,才可能降準、降息的。而這可能是在今年較晚或明年初,屆時將是另個擴張性經濟周期之始,會利股市。
(2)中美博弈
昨天講的中美博弈是講美方立場,美方是在求談、求對話,中方則基本上是無實效就不用談,習近平跟拜登只通了一次電話,亦應不會出席G20會議,那就不用跟拜登面談。反之習在不同場合就暗評美國,中方今年明確表態:「你有你民主,我有我民主;你有你制度,我有我制度,唔好要我學你的制度。」只要美方接受這個,則甚麼都好談,因為這是大國關係,至於甚麼的貿易、關稅都是次要,反正大家都是以商論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利大幹,小利小幹,無利不幹」。
使中國可以如斯待美國,是因為疫情使到美國,以至不少國家的生產鏈斷裂,筆者一直講英國脫歐就會欠廁紙,今時則是生產鏈一斷,就真是乜都可以欠,唯一不太欠的國家就是中國,就有能力叫板了。
(3)內房債務
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住不炒」,接著就出台不少限樓價方案,直到2020年8月,提出了房地產的「三道紅線」,這些舉措使到房企開始出現還債危機。到2020年10月,劉鶴在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會議上討論支持恒大集團(03333)的各種選項,基本認定恒大是資可抵債,但陷資金流動性危機。事件一直發酵,並見擴到其他負債重的房企。
(CNS)
由於事件於2020年10月,已受到中央注意並予協調處理,除非有更大的隱藏炸彈,不然這個內房債務是可控的。但就一定會之後改變了中國房地產的遊戲規則,加強了「房住不炒」,房企業務會大收縮,閒資應會由炒房轉向炒股,這對整體股市是利好的。
(4)拉閘限電
傳媒有報道,東北區會突然拉閘無電,使不少人困"車立",這的確是管理有不善,但就是因嚴格執行環保而來。
這些年來,人人都講環保,但就忽略了,要環保是要付代價的。要環保,一如搬屋,要新屋裝修好了,才好搬屋,但環球的環保人士認真厲害,在新屋(新能源)未裝修(全線運行)好,就已經要拆舊屋,猝然來個新冠疫,將供應鏈打斷,就出事了。
中國言是年前開始關停煤礦,又開始減少買煤,以減少火力發電,亦下了指標,發電一到上限就拉閘,所以就出現了一到發電上限,未通知市民就拉閘,就有人困"車立"了。以後再會不會有困"車立"事件,應不會了。今時一定早早貼張告示,再困"車立",是閣下事。但會不會停電?一定會,因為新能源供應未到位,而污染能源(火力發電)又不夠煤。雖然中央已於月前重開早前關停的煤礦,並招來那瑞典環保女孩的指摘,但當她家無暖氣時,還會再罵?
只不過重開煤礦需時,再給多一兩個月,再加上中央向俄、外蒙、印尼急買煤,估計在今冬,中國這個停電問題就算未解決也可緩和。
不過拉閘停電,一定會減緩了經濟增長率,碰上這個也不必太過慮,冬天一過,用電需求紓緩,中央放水刺激,股市在今年底、明年初可望好了。
年底至明年,股市可望好,也不會是全面好,而是選擇性地好,清潔能源應一定好,醫藥類會好。新科技股老外看好,我就睇睇。內房股要等劫後重生,電話、汽車股看芯片供應(留心中美會談),內銀股則怕要待明年初,看過業績及呆壞帳比率後,才好談了。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