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1-05-17

A Tale of Two央行

  文題是抄自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的A Tale of Two Cities,筆者改之為Two央行。面對通脹中美央行取態截然不同。

 

  美國聯儲局認為通脹是transitory,穿腸過,無傷大雅。中國人民銀行則認為是大陣仗,要嚴防。

 

圖片來源(聯儲局官網)

 

  70年代,環球面對戰後的通脹急升。美國通脹漲至13%,按經濟理論,利率要比通脹率高2個百分點以上,才可以遏制通脹的上升。13%的通脹率,即利息要升上15厘,的確80年代初,美國3月期票據息升上21厘,30年期國債息亦升上15厘。

 

防通脹引來高息殺傷力

 

  如你供樓,要21厘息,如你做生意、炒股要付15厘息,乜都死啦!1981年7月恒指1810點,1982年12月,恒指跌至676點,巴富街2000呎洋樓,以4萬元拍出,這就是由通脹引來高息的殺傷力,社會及個人財富會先因通脹(價漲)而「合皮」,之後當高息殺到,就會玉石俱焚,可以將之前所賺,全部嘔突。恒指1981年由1810點在1年多內跌至676點,怎不嘔突?

 

  70年代的通脹/高息/衰退危機,促成不少對通脹的經濟研究。一個通脹生成的理論是cost push,demand pull:70年代石油危機使油價升→生產運輸成本升→物價升→工人要求加薪→勞工成本升→生產物價再升→物價再升→工人以罷工來要求加薪→循環不息,要靠政府管制物價才可止咳。

 

  另個通脹生成理論是費利民的,通脹是因為貨幣供應過多,故要遏通脹便要加息,收縮貨幣供應。當貨幣供應少於經濟發展所需時,息會急升。

 

  70年代的通脹/高息/衰退教訓一直是各國央行,這個貨幣供應者,所引以為戒的。1994年,當時的聯儲局主席格蘭斯班看到商品指數(CRB Index)升逾250水平時,他就以:「要消滅通脹於萌芽狀態」,而於94年連加息7次,共加了3.5厘。不過美國通脹率卻一直下跌至今,何故?

 

材料價升5個原因

 

  筆者認為,是格蘭斯班只看到了原料價升,沒有看到「美國所用之貨」,已是由中國工人生產,原料確是貴了,但工資及其他生產成本都平了,才致美國CPI一直走下,所以格蘭斯班該次加息應是加錯了,因為通脹沒有來。

 

  1994年的材料價升,未有促成通脹急升,則今時的材料價升,又是否不會促成通脹升?相信不,原因有五:

 

(1)美國工人的工薪貴了;

 

(2)中國工人的工薪又貴了;

 

(3)運輸費用貴了;

 

(4)特朗普對華貨所加徵的關稅,主要由美國入口商承擔了,故美國的入口貨價是貴了。

 

  上四項符合了cost push的通脹上升。

 

(5)這幾年各國央行增加了不少貨幣,這符合了費利民的通脹是貨幣現象之說。

 

  因此,今次的通脹上升是不可輕視的?不過聯儲局卻堅持這個通脹上升是transitory。聯儲局一再在美CPI、PPI上升之時仍如是說,市場便心安了,故美股一跌之後便再升。而美10年債息亦確見一升至1.7厘邊下又回下,果真聯儲局牙力夠?

 

  圖一及圖二戳穿了這個心安之說。美國貨幣過多,使到近期美財政部拍賣的4個星期票據是以100%價,即是零利率拍出(這是圖一),這個零利率只於2015年大水浸時出現過(圖二)。

 

 

  零利率的票據也有人買,是因為市場Repo(隔夜拆息)是常見負息,留意,美息也見負息了。所以今時就算美國CPI升上10%,PPI升上20%(美國CPI及PPI走勢見圖三及圖四),金融市場的利息成本仍是因華爾街水浸,而0厘時,美股必升。這不是「安心」故股升,而是貨幣供應多,股通脹,美股唔升唔得。直到美國市場息不再見負利率,亦即沒有任何一次之後的美票據拍賣是零息為止,那時,美股就會不安心了。

 

 

  但中國人行又如何?

 

  中國人行已明確地關心中國CPI升(圖五),PPI升(圖六),及外圍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而警戒了。有幾警戒?看上周五國內財經報章的頭條重點:

 

 

  《中國證券報》:若通脹續升,貨幣政策將適時應對

 

  《證券日報》:靠資金寬鬆的經濟復甦,難撐商品超級周期

 

  發改委:嚴控高耗能,高污染項

 

  中國人行對今次通脹升的嚴陣以待跟聯儲局的當無?到,將會帶來A tale of Two央行,即兩個不同的後續政策。

 

  對港投資者言,要留意的是:中國人行何時會將貨幣政策作出適時變動(即加息)以應對通脹升。明天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更多政政經經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回顧24 展望25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