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5Text: Yoko CheungPhoto: 影片截圖
【香港詞神林夕】歌詞是人生首位,也是最大包袱!哪一首歌令詞神費煞思量?
人稱「詞神」的林夕,創作生涯30多年間,寫下多首膾炙人口的作品,在那些年的無眠夜裏,陪我們流淚到天明。自栩「文字醫生」的他,以一首首歌撫慰人心,但亦有無法自我療癒的時候;當歷焦慮症之苦、痛失親人時,他與我們一樣都感到撕心裂肺的痛,沒有因為文字,而能痛少一點、痛短一點。
成長於家暴下,童年無任何快樂
自高中起開始填詞,林夕筆下內容橫跨愛情、親情、社會、甚或佛學,大抵天下間沒有詞神寫不好的題材,只有不欲寫的事。林夕填詞信手拈來,最快45分鐘可寫起一首詞,但有一首歌,卻花了整整10日才寫好--陳奕迅的《Shall We Talk》。一首道出與家人溝通的「難」,正是林夕的親情寫照。
香港電台《鏗鏘說》影片截圖
林夕回憶童年,形容「沒有一滴快樂」,因爸爸的脾氣非常暴躁,他自幼成長於家庭暴力的陰影下。爸爸有3位太太、多名子女,他們都因忍受不了父親的脾氣,成長後一一離開,但林夕為了保護媽媽,不想只有她承受這種家庭暴力,而留守到最後。
他在17、18歲時,覺得人生很苦,很難熬下去,曾苦惱那種苦難不知何時才完,直到他起而反抗,親手結束這段關係。他憶述爸爸有段時間常發脾氣,責罵媽媽近一個月;有一次他發怒時打翻餐具,林夕終於忍受不了,帶著媽媽離開「那個家」,那是他第一次向父權作出反抗。
童年的創傷永遠最深刻,即使逃出那個與父親共住的家,內心有一隅仍被囚禁在那段回憶中,時不時作痛。林夕父親在他30歲時離世;他在家門前看到姐姐貼上的紙條︰「你父親已歿,請致電回家」這則訃聞,如報章標題般冷淡,彷彿在談及陌生人的事一樣。林夕多年後的今日,才坦承聞訊後有一絲釋懷、鬆一口氣,他和媽媽終於可逃出家暴的陰霾,重回正常生活。長大後,他經常羨慕一些幸福或正常的家庭;他感慨若大家能溝通,早些勇敢地抗爭,抗拒這種不正常的家庭權力架構,便不會養育出「怪獸」。
林夕上周接受香港電台《鏗鏘說》的訪問,道出家暴環境下的童年。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