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1-03-18

【生意大增】研發自家品牌牛丸、開設網店!肉類批發商:營商策略多變迎市場!

  創業成為風潮,引入海外產品再轉售,成為不少創業者的起步點。

 

  本地肉類批發商「和牛波士」,由麥迅婷(Jarita)於2016年成立,從澳洲進口和牛,由主打餐廳的批發業務起,逐步開發自家品牌牛丸等產品,並涉足網店。

 

和牛波士創辦人麥迅婷表示,創業後會出現不同的挑戰,所以營商策略要持續更新。

 

  品牌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下,生意大增3倍,每月錄大約7位數字銷售額。她分享稱,創業途上不停有新挑戰,她與團隊亦持續修正營商策略,以免被市場淘汰。

 

  Jarita之前從事會計業,2016年創立公司,「我一直喜歡煮食,亦有考慮過到法國唸藍帶廚藝學校,當時機緣巧合,因親友介紹,接觸到澳洲和牛牧場的運作,發現有潛力在港發展進口生意。」她解釋,當時澳洲和牛在港不算普遍,但因相對日本和牛或安格斯牛性價比較高,認為可打開市場,毅然創業。

 

貨源優質 從相熟供應商起步

 

  從事批發生意,尋求優質貨源自然是第一步,Jarita由一家相熟供應商起步,透過逐間拜訪叩門,確立穩定供應,「澳洲供應商對新客戶亦有要求,最初不會為新客戶預留上等貨,但隨著合作次數增多,見你能準時取貨付帳,便會開始預留好貨。」她續指,雖然自己對食材生意有興趣,但起步時亦聘來具相關經驗的顧問,為她「惡補」有關肉類的知識。

 

和牛波士網店銷售的火鍋套餐,亦會列明澳洲和牛不同部位的特色,讓消費者增加認識。

 

  她一開始先鎖定專攻餐廳客戶,但坦言售價難與大型供應商匹敵,但因小型餐廳每次和牛入貨量較小,要向大供應商入貨亦不容易,「中小型餐廳雪櫃空間有限,又要顧及多種食材,不可能購入太多同一種肉類部位。」因此,她向餐廳提供可小量、彈性入貨的選擇,並可自由組合所需部位。她亦想到,在辦公室以體驗館形式,向餐廳買手介紹不同牛隻部位,成功打開B2B市場。事實上,近年港人對食材認識增加,市面漸有火鍋店以提供多種牛隻部位食材作招徠,變相讓更多餐廳對其貨源有興趣。

 

  Jarita續提到,開業半年左右,發覺需要一種主打產品,加強品牌知名度,而她就想到牛丸。「香港人很喜歡火鍋,丸類受歡迎,過往未有人以和牛肉製造牛丸。」團隊再花半年研究,開發出初代和牛牛丸,其後陸續增加多款口味,以及餃子等產品,主要向本地超市等零售渠道批發。此外,為讓業務更多元化,她亦於2019年底,開設品牌網店,直接向消費者銷售和牛肉與牛丸。

 

超市入貨增 追回餐廳客損失

 

  去年疫情爆發,餐廳生意叫苦連天,但消費者對購買食材的需求大增。Jarita坦言,和牛波士開發網店的時機合時,去年的生意額按年大增3倍;至去年12月的凍肉旺季,錄得近千萬元生意。比例上,去年整體批發(包括和牛凍肉與牛丸等產品)佔7成,零售則佔3成。但批發方面,以前餐廳業務佔一半,疫情下餐廳多番停晚市甚至倒閉,入貨量佔比跌至僅一、兩成,但超市與凍肉店入貨的增長,追回餐廳客戶方面的損失。

 

自家開發的和牛牛丸於台灣生產,未來或會轉為香港生產。

 

  回顧創業歷程,「不同時間會有新挑戰出現」,她認為早期重點在於提升公司知名度,並讓客戶接受新產品,現在就要考慮競爭問題。她續指,不少人受疫情影響需轉行,加上傳統大型肉類批發商亦開始針對消費者市場增設副線品牌,市場上已比之前多了很多肉類供應商與零售網店。

 

續開發新品 或攻澳門等市場

 

  據Jarita觀察,新競爭者以同時供應多種肉類為主,少有如該企一樣專精澳洲和牛,但她亦嚴陣以待,「希望強化公司的獨特性,才不會輕易被取代。」該公司由早期銷售27種和牛部位,後來進一步加入牛舌等新產品,「大公司就未必做到這麼細緻,但因我本身對食材有興趣,成功向市場推廣亦很有滿足感。」她又表示,眼前會繼續開發新的品牌產品,亦有意進軍澳門等新市場,相信就算在疫情之後,餐廳堂食營運恢復正常,消費者對食材的需求不會急跌。

 

Source: 香港經濟日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更多行政人員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創業 #批發業務 #網店 #營商策略 #B2B市場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