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1
「金錢外交」變「凱子外交」,立陶宛留一手,台灣被迫金援
台灣沿襲已久的「金錢外交」,最近再度鬧得沸沸揚揚。政府聲稱以「台灣」為名在立陶宛設辦事處,引起國際關注。不過,狡猾的立陶宛在辦事處掛牌後,才對台灣使出手段,迫使民進黨當局再拿出2億美元金援,被批評為「凱子外交」案例又多一樁,而且輿論已經預言,此例一開後患無窮。
台灣當局11月大肆宣揚,聲稱歐洲首個以「台灣」為名的「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掛牌運作,大陸方面馬上採取行動,對立陶宛進行經濟封鎖。正當大部分台灣人被政府的大內宣洗腦,認為是項重大突破的同時,細看當局公布的辦事處掛牌照片,背後的文字卻顯示這個辦事處的英文名稱竟然是「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當局絕口不提,代表處的英文名稱所使用的是「Taiwanese」,而不是「Taiwan」,因為兩者在所謂「外交」層級上有天淵之別。
台灣設在立陶宛的辦事處中英文名稱差別很大。
台灣在其他沒有外交關係地區,有好幾個辦事處真的以英文台灣為名,以為蒙混一下可以過關,好讓島內獨派人士自high一番。不過,立陶宛似乎也看出死穴,主管對外事務的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讓這個代表處以「台灣」為名是錯誤,而且該國總理作出決定時他並不知情,馬上引起民進黨當局緊張。
巧合的是,沒過幾天台灣方面突然在記者會上宣布,成立一個2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投資立陶宛產業,投資方向鎖定半導體、生技還有雷射等等,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金額,卻說不出個具體內容,看得出是臨時急就章提出的方案。
2億美元果然奏效,公開指以「台灣」為名設立辦事處錯誤的總統瑙塞達馬上改口,表示自己一直支持台灣在立陶宛成立代表處,強調從未說過為了貿易便利,台灣在立陶宛開設代表處是個錯誤。
但是這位總統還是留了一手,他在推特發文表示,一直以來都支持立陶宛與「台北」設立非外交關係的貿易辦公室,推文並非使用「台灣」。
民進黨當局從不承認搞「金錢外交」,反而不時以此指責大陸方面以利益收買他國,但立陶宛設立辦事處不但證明「金錢外交」存在,還首度標出價碼,以「Taiwanese」為名設辦事處收費2億美元,如果想再更上一層樓變成「Taiwan」,價格非常有想像空間。
台灣目前仍和14個國家有外交關係,每年花費巨資維持,現在對一個沒有外交關係的立陶宛開出2億美元價碼,這14國自然可理直氣壯獅子大開口。
有趣的是立陶宛鬧劇下半場似乎準備上演,根據最新民調,立陶宛現任政府支持率創下10年來新低,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只剩下百分之17.3。除了內部醜聞外,也有傳媒指出讓台灣設立辦事處導致與北京關係惡化有關,而主導這件事的總理成為眾矢之的,總統則未受波及。
這項民調也顯示,雖然現任總統仍是最受歡迎政治人物,但反對黨「立陶宛社會民主黨」(Lithuanian Social Democratic Party,LSDP)領袖布林凱維丘婕(Vilija Blinkevičiūtė)支持度緊追在後。林凱維丘婕日前公開批評現任政府處理對中關係不專業,如果她執政,絕不讓以「台灣」為名的辦事處設立,而是以「台北」為名。
看來維持以「Taiwanese」為名稱的辦事處,台灣要打點的人愈來愈多了。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