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2-10-14

先發制人,還是以牙還牙?

  俄國到底甚麼時候扔核武器,固然是俄烏戰爭迄今為止最大的危機和懸念。但對陣的另一方到底該如何應對這個危機和懸念,更是令人糾結。美國和北約能如何應對?至少有兩種軍事手段可供選擇,但兩者不僅有不同的博弈後果,也包含不同的國際法意涵:

 

  先發制人(Preemptive Strike)與以牙還牙(Tit for Tat)。

 

 (Shutterstock)

 

先發制人,反凝聚俄民心

 

  先發制人,這似乎是烏克蘭總統最期望美國和北約做的選擇。反正俄國已經明確提出不排除使用核武器了,那總不能聽之任之,總不能等到俄國真的往烏克蘭扔出一枚核彈之後,美國與北約才有所反應。畢竟是核武器,無論是戰略核武,還是戰術核武,例如低爆炸當量的院子炮彈、導彈和火箭彈等,再怎麼低當量都是核武器,都會瞬間帶來巨大的殺傷,都會帶來嚴重的核輻射塵埃污染(戰術核武會消散得相對快些),最終還是會隨風飄散到歐洲大陸,歐盟和北約各國終究還是逃不了。因此,先發制人的做法好像是合乎理性計算的選擇。

 

  然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第一,從國際法角度來看,切莫說烏克蘭不是北約的成員國,就算是北約的成員國,無論從北約的條款內(主要是大名鼎鼎的第五條關於集體防衛和反擊),還是從聯合國與戰爭行為相關的國際公約內,都沒有讓先發制人成為合法而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條文。何況,美國其實在這方面曾經吃過虧。2003年進攻伊拉克,就是以美國和西方盟國將會受到來自伊拉克的大殺傷力武器攻擊為理由,在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前提下,貿然發起先發制人的入侵伊拉克戰爭,不僅為伊拉克帶來人道災難,也讓英美之後成為國際笑柄。第二,從戰略博弈的角度來看,現在面對的不是無核國家伊拉克,而是核武大國俄羅斯。先發制人必定招惹俄國的核報復,那麼等於為了烏克蘭而讓美俄兩國直接奔向相互毀滅。另外,先發制人的核攻擊,反過來會強化俄國的內部團結,這些真的變成俄國反擊西方的「衛國戰爭」了,不僅招來核報復,而且反過來幫助了普京,使其進一步成為凝聚民心、反擊侵略的領導人。正如沒有俄國入侵,澤連斯基本來民望已跌;有了俄國入侵,反而成為民族英雄。因此,其實烏克蘭方面也知道不能指望美國與北約對俄國作先發制人,徒然只作口頭呼籲而已,還不如要求一些更實際更用得上的援助,例如放空武器系統等等。

 

  那麼以牙還牙呢?這裏也涉及一個國際法的原則:合乎比例原則(Proportionality)。中文成語更為精確:以「牙」還「牙」,牙齒對牙齒,而不是以「拳」還「牙」、以「踢」還「牙」。甚麼意思呢?就是當遭受敵人某種程度攻擊時,就還以相同程度的反擊,而不是對方打我一拳,我就打對方十拳來報復,甚至把對方直接打到死。這樣做是避免因為超出比例的報復,帶來過多的無辜平民傷亡,這既不人道,也反過來激發對方社會的憤怒,從而同仇敵愾,促成更大規模的戰爭動員和行動升級。故此,以牙還牙的反擊行動,一般都認為符合相關的戰爭公約和交戰規則(the rule of engagement)之類的國際法,容易得到國內和國際社會的諒解和支持。

 

  那麼在這次俄國核威懾之中,如果美國和北約不採取先發制人措施,改為採取以牙還牙的反擊呢,也的確有不少評論是這樣認為的。筆者對此是抱持非常懷疑的態度:

 

  第一,這相當於成語「魯酒薄而邯鄲圍」。如果俄國用核武器攻擊烏克蘭,那麼有權採取以牙還牙反擊的,應該是烏克蘭(先別說它有沒有對等能力反擊)!而不是美國和北約!因為俄國並不是用核武器攻擊美國和北約啊,烏克蘭又不是北約成員國,那麼北約對烏克蘭就不存在集體防衛的義務,那麼美國和北約無權對俄國實施以牙還牙,至少這種反擊行動的法理基礎是薄弱的。

 

以牙還牙,法理基礎薄弱

 

  誠然,1994年簽署的《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提供給烏克蘭一定程度核保護傘的效果,但只要細心閱讀備忘錄的具體條文就會發現,備忘錄並沒有直接賦予包括美國和北約成員國在內的任何國家可以採取以牙還牙的反擊權力,純粹只是強調不應對烏克蘭使用核武,如果有國家對它採取核武攻擊,那麼聯合國安理會應該採取援助行動,沒有任何國家或其他國際組織可以替代安理會的權力。至於身為入侵發動者的俄國同時又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會否使這個保護機制被實際上削弱甚至癱瘓了,這是另一個問題,但至少不能因為存在這種削弱與癱瘓,就等於美國和北約直接可以代行安理會的權力。故此,說句難聽的話,就算烏克蘭真的挨了俄國一顆原子彈,而美國和北約又不願淌混水的話,大可以根據上述的法理依據,而拒絕對俄國採取反擊行動的。

 

  第二,以牙還牙實際上也變成了先發制人!正如上文所言,有權採取以牙還牙的是烏克蘭自身,而不是美國與北約。就算美國與北約「夠義氣」、「仗義執戈」,真的替烏克蘭出頭對俄國採取以牙還牙的核反擊,那麼在俄國看來,這根本就是美國和北約針對俄國的攻擊行動,是先於俄國攻擊美國和北約而攻擊俄國,所以是先發制人!俄國會如此界定先發制人,從而順勢在國內進行政治宣傳和動員,真的把戰爭轉變成反擊美國和北約的「衛國戰爭」了,那麼接下來的俄國針對美國與北約的核反擊就變得正當化了,結果還是滑向了美俄雙方的核大戰!

 

  結論,一來如上期本欄目所言,俄國即使對烏克蘭使用核武,恐怕也嚇不倒烏克蘭的軍民意志,但二來其實美國和北約也沒有多少選擇餘地,很難真的做到以先發制人核攻擊來阻止俄國,也難以做到用以牙還牙核反擊來報復俄國,因為兩者都可能滑向核大戰。那麼會如何發展下去呢?下回分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飛常談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烏克蘭 #大國博弈 #俄烏戰爭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回顧24 展望25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