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4-03-10

緣何財赤是結構性?

  《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指出,如政府不想辦法控制開支,任由它按照過去十多年增長軌跡移動的話,那七年後香港便大有可能出現結構性赤字。

 

香港受到人口老化的問題困擾,將來的社會福利開支必定增加。

 

  人在安逸中往往會對未來的風險麻痹大意,社會中頗有些評論對出現赤字不以為然。但他們忘記一個事實,在回歸的頭十年,香港出現了五年赤字,這些赤字加起來數目龐大,達1,961億元,且其出現沒有預兆。就算另有五年盈餘,但盈不抵赤,回歸頭十年的總和仍是赤字。

 

忽略通脹 金錢購買力將下降

 

  但自2007年至今,港府倒是年年有餘,這方面要得力於十多年前政府眼見勢色不少,惟有狠手大力減赤,而中央在2003年亦釋放支持香港經濟的訊號、自由行、CEPA等措施的直接效應雖有限,但投資者的信心終回復,上揚的經濟得以推高政府收入,光是2007年股市交投大升,所帶來的印花稅,便使政府盆滿缽滿。

 

  不相信政府會出現結構性赤字的人,有部分顯然是因不願相信而不相信,毫無理據可言。工作小組不是有份近300頁的《報告》,詳列推算的假設與數據嗎?《報告》印刷了三百多份(另在網上可輕易找到,但從評論人的論述可知,他們絕大部分未讀完《報告》,我個人估計讀畢《報告》的人不會超過30人。這也難怪,這麼沉悶的推算誰有興趣詳讀?)不過,有些人倒是十分奇怪,屬「聲大夾冇準」,如有份英文報紙的某些評論人認為,將來基建開支不可能如報告中所推算的這麼大;也有人說《報告》預留給基建的太少,所以整份報告都是廢紙云云。這些人錯在甚麼地方?竟是他們不知有通脹這回事,二十多年後的錢與今天的購買力不同,且到時GDP比今天高得多,社會的訴求也非一樣。

 

  但並非所有批評都是如此無的放矢,有些是頗值得思索並尋找使人滿意的答案的。其中有說《報告》推算中以1997年作起點年,頗有不妥,若是用其他年份作起點,例如1992(黃元山)、1998(羅致光)及2008(徐家健),結果便十分不同。

 

  政府內部作推算時曾以80年代中作起點,結果分別不大,但上述諸君皆非胡言亂語之人,為何用他們的起點年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呢?他們的觀點倒促使我再次詳細檢閱數據,終有兩點體會。

 

人口老化 財政開支勢大增

 

  第一,政府開支非年年跑贏GDP,在很多年份GDP增長都快於開支增長。但在91至93、98及08三段時間內,開支都大幅拋離GDP,91至93的一次,開支增幅減GDP增幅等於25%,98年是28%,08年是31%,就是這三次,開支累積增幅才遠大於經濟增幅。若以這些年份作起點,便等於忽略了最關鍵的增長年份,所以才會得到與《報告》不同的結果。這有如二人賽跑,甲只有三段時間發力狂衝,把乙拋離,其餘的時間甲的速度都與乙差不多,甚至更慢,我們若忽視了這三段衝刺時段,便不能明白為何甲會勝出。

 

  第二,在檢查數據中,我倒是發現在過去,政府開支與GDP的關係頗有波動。這便帶來一個重要問題,究竟現在可預見的赤字是結構性(亦即持續性不易逆轉的)還是周期性。例如,在2001至04年間,政府開支很大,但後來被各種緊縮政策打了下去,政府當時本來是擔心有結構性赤字的,但終因其努力而把赤字從結構性改為周期性。未來會否歷史重演?這會比從前困難得多,因為未來造成財赤的一大動力是人口老化,而人口老化絕對不是周期性而是長期性的。此外,香港事事都已變得政治化,要政府控制開支的增長是政治上不討好之事,政治因素或已成為結構性問題了,財赤也結構性的機會大增。

 

  日本本也是一個懂得量入為出,人民有高儲蓄率的國家,但縱使在此種國家,在人口老化的壓力下,政府開支一樣從二十多年前佔GDP的30%上升至今天佔40%,但大家都不願加稅,所以收入維持在GDP的30%不變,香港人口老化比日本晚了大約15年,日本的經驗豈能不察?

 

轉載自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雷鳴天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