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9
【FOCUS】德銀大裁員伴「魔笛」 啟示盯緊盈利
金融海嘯逾十年後,繼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以來的最大投資銀行裁員潮,正在香港、東京、倫敦、紐約、悉尼等地上演,而今次的主角是德國最大銀行--德銀(Deutsche Bank)。
今次借裁撤交易部門達1.8萬人、精簡成本74億歐元的業務重組計劃,大有斷臂求生之態,惟遭華爾街普遍看淡。儘管背負高達43.4萬億歐元的衍生品頭寸(截至去年底),但有歐洲央行「安全網」保護,德銀重蹈雷曼覆轍,進而引發骨牌效應聽起來似天方夜譚。不過無巧不成書,「摩笛」此時就大吹淡風,下調環球股票評級至「減持」,為2014年來最低。
德銀今次借裁撤交易部門達1.8萬人、精簡成本74億歐元的業務重組計劃,大有斷臂求生之態,惟遭華爾街普遍看淡。(資料圖片)
重組雄心勃勃,惟執行效果成疑
擁有近150年歷史的德銀,最新公布涉資74億歐元的重組計劃,包括關閉虧損的股票交易業務、在2022年前裁減約1.8萬名員工等,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將調整後的成本減少四分一至170億歐元。
對於此計劃,華爾街的普遍反應是承認其雄心勃勃,但執行效果成疑。曾被德銀視作競爭對手的高盛就指,德銀面臨三大結構化挑戰,包括缺乏高回報平台、融資成本上升、投資銀行業務範圍的不確定性。
摩通則指,德銀需回答三大問題,包括各地執行重組的公信力;收入增長的細節及理由,尤其是往績令人失望;員工的積極性及固收業務如何重獲市場分額等。此外,全球經濟正在放緩、信貸質量相應惡化等,都可能影響其未來盈利能力。
大摩:股市未來三個月前景特糟
「百年老店」德銀「打造一家更賺錢、更精簡、更創新且有韌性的銀行」的重新出發決心,足令一眾內銀、港銀警醒;而其截至2018年底,背負的43.4萬億歐元(其中場外業務達35.2萬億歐元)衍生品頭寸更如不知何時何地引爆的深水炸彈。2008年,場外衍生工具爆煲正正在雷曼、AIG迅速倒閉中扮演重要角色。
汲取十年前雷曼失救的教訓,德銀料不乏歐洲央行流動性背書。其重組計劃就包括新成立一家「壞銀行(bad bank)」,以逐步減持不打算續持有的資產,包含740億歐元風險加權資產。不過,以「壞銀行」這一自金融海嘯以來廣受歡迎的「拐杖」輔助隔離衍生品風險,能否真的令市場忘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仍成疑。
大摩周一(8日)再吹響魔笛指,環球股票的風險回報較其他資產類別更差,特別是未來3個月的表現,因全球製造業穩健狀況的指標不斷惡化,企業盈利預測仍然過於樂觀,呼籲減持。
德銀裁員減負和大摩唱淡股市,看似不相關的兩件事實則均指向企業盈利,箇中啟示,見仁見智。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