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8
三段買入法是愚蠢的建議
三段買入法是不可靠的,因為買入的時機可能剛好與整個大市的趨勢背道而馳,到時,散戶要承受股價大幅下挫的沉重壓力,最終或許於股價低位時沽出股票,得不償失。
現以上期提及的例子再加以說明:
建行股價於去年9月至今年10月於6元至7元區間徘徊不前,卻突然於10月12日升越7元,若按股壇名嘴建議應趁股價向上突破買入的話,以三段買入法買入建行,第一注資金(即入市資金的1/3)於7元買入。
股價拾級而上,至股價7元5角時又以1/3資金買入,至股價8元時再以1/3資金買入,股價帳面升至8元4角7分。
若計算利潤,看似十分不俗。為了簡化計算,買入之股票數目不以買賣手數計:
第一注資金(10萬元的1/3)於建行股價7元時,可買入4761股;第二注資金(10萬元的1/3)於建行股價7元5角時,可買入4444股;第三注資金(10萬元的1/3)於建行股價8元時,可買入4166股。
10萬元的資金共買入了13,371股建行。當股價升至8元4角7分時,股值是113,252元,比10萬元升了1萬多元。
正當散戶還沒時間慶祝之際,股價拾級而下,在不足15個交易天,便下挫至6元9角5分,比最低買入價還要低。
若計算損失,則十分心痛。15個交易天,10萬元本金便損失了7,071元,超逾7%。究竟是執行止蝕還是繼續持有呢?
我不贊成分段買入法,是因為投資者,不管是專業投資者還是散戶投資者均無法準確看透大市的趨勢。
分段買入法的成功關鍵,是大市必然向好,投資者即使在買入時股價向上還是向下也能在稍後的升市中獲得利潤。
問題是誰敢說大市是必然向好呢?大市必然向好,但股價要捱多少日子呢?
再以相同例子,從反向角度分析三段買入法的弊病。
當建行股價攀升至8元之際,股壇名嘴叫人趁建行調整時分三段買入,於是散戶於8元時以1/3資金買入,又於建行下跌至7元5角時和7元時各以1/3資金買入。
10萬元的資金一樣買入了13,371股建行。他平均買入建行的成本是7元4角8分;以昨天建行收市價7元0角4分計,現時帳面損失是5856元,究竟他是執行止蝕,還是繼續持有呢?
那麼,散戶應該以甚麼投資方法去增加自己的勝算,不會成為超級大戶的點心之餘,還有實現財務自由的機會呢?
我相信定時定額,長期買入,長期持有是唯一成功法門。(待續)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