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2-17

紅包的差異

虎年到了,恭喜恭喜,新年快樂!

 

一到過年,中國人總是覺得喜氣洋洋,總得為營造喜氣洋洋的氣氛花點精神。

 

辦年貨,買年花,把家居佈置得紅紅火火,既是意頭,也是熱鬧。

 

當然少不得的,還有紅包。

 

論紅包派發數量,香港要比內地大量。在香港,不管是沒結婚的人,不管是剛剛出世的嬰兒,還是年過半百的單身,都有資格得到紅包。大家見了面,只要對方一句“恭喜發財”,紅包就得遞過去。

 

但論紅包內容的多寡,跟內地一比,香港又是望塵莫及的。

 

在香港,最普通的紅包,是二十元一封,五十已經很不錯,一百元則近極限手筆了。

 

這種數目的紅包,在內地就實在小兒科了。

 

在北京、上海,一百元一封的紅包是普通級數。去年我在北京過年,朋友的孩子來酒店拜年,我太太給了照香港規矩的兩封一百元的。對方母親給了我女兒一封紅包,女兒暗暗將我拉到一邊,說阿姨給了很多。一看,是一千。我連忙開口:“叔叔還沒給呢!”另封一包給孩子送上,將禮數補上。

 

後來跟朋友去打網球,見到陪打的小教練,我給了一封紅包。事後朋友問我給了多少錢?我說一百。朋友就說太少了,起碼三百。

 

現在中國的風氣是,紅包要麼不給,要給就要“像樣”,不然收到紅包的人,會覺得你看不起他。

 

這就是習俗的差異了。

 

在香港,紅包是個意頭,討個喜慶而已,多少不拘,有得收就很開心了。但在內地,紅包內容多寡極其重要,關乎面子和尊重了,這就給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負擔。有錢人要面子,窮人難道就不要了?

 

所以,用內地眼光看香港紅包,會覺得氣派太小,格局太差。用香港眼光看內地紅包,卻是兩個字:拼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特朗普遇刺案,你認為事件對年底美國大選起多大影響?► 立即投票

更多飛越地球村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