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5
幼園生撞瘀睇急症 港媽被嘲誇張 (晴報)
【晴報專訊】小朋友碰撞致損傷屬常見,有港媽訴說兒子被同學絆倒撞傷,即帶他睇急症,又私下向對方家長「問罪」,但遭網民指濫用急症室服務及太誇張。教育界指部分緊張家長或將小事放大,建議家長先了解事情,由學校協調解決矛盾。
這位家長在討論區發文,指日前收到老師電話,說兒子在幼稚園遭同學「整親」。老師雖說沒有受傷,惟事主檢查時發現兒子的額頭及膝頭有瘀傷。帖文指,「我問小朋友有無唔舒服同痛,他說有,我即刻帶他睇急症。」她又致電對方家長「問罪」,但對方只著她發送傷勢相片,事主不滿對方連道歉也欠奉。
網民:小朋友變「玻璃心」
部分人認為事主動輒送孩子往急症室,有濫用服務之嫌,甚至留言說:「難怪急症室要加價」。亦有人認為家長過於保護孩子,只會讓他們在學校變成「熊貓」,無人敢接近。另有人覺得社會風氣已變成「事無大小都問責」,令小朋友愈來愈「玻璃心」。
香港幼兒教育人員協會主席周慧珍指,曾有家長因為學生寫字時不慎刮傷其女兒面部,要求校長簽署文件,保證其女兒不會留疤痕,校長拒絕,對方即向教育局投訴。「見到子女受傷,家長當然心痛,但經調解後,家長冷靜過來就明白事件純屬意外,學校亦會提醒老師要留意這類意外。」
建議家長嘗試協調解決
大埔及北區幼兒教育校長會主席郭楚翹認為,小朋友玩耍出現碰撞時有發生,惟部分家長視子女如公主、王子,遇到小事就放大事件。「家長之間也會知道誰屬緊張派,都會著子女勿親近對方的子女,最終影響小朋友的社交生活。」她建議家長先向學校及子女了解事發過程,看看可否可協調解決。
灣仔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顧羅素君坦言,部分學生出身於一孩家庭,「響屋企大晒,唔識同人分享」,在幼稚園或因爭玩具而出手。「曾有學生被同學扯髮辮、抓傷或拎走擦膠,家長都要投訴一番。」至於在意外事件後是否需看急症,應視乎傷勢而定,家長遇到這類情況宜先冷靜情緒,了解孩子受傷程度及原因,再作決定。
轉載自: 晴報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