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0
出路多元 豈只大學
中學文憑試(DSE)明天放榜,預計今年約6萬名考生中,只有部分人的成績可以獲得大學的資助學位。在這個人生交叉點上,DSE考生及家長必須認真檢視一下年輕人的發展方向,無論為興趣或為出路,作出明智的抉擇。
今時普遍父母都希望子女完成中學階段之後,可繼續升學,而「升學」的首選當然是大學的資助學位、自資學位,然後才是資助副學位、自資副學位,乃至高級文憑等,餘此類推。其實,以上這種升學「等級」概念可能既不符年輕人的性向及發展需要,也追不上下一個世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家長今時往往對「入大學」仍有個迷思,部分還以為子女在大學畢業後,「一定」有一份高職厚薪、前途似錦的工作,因部分家長仍以過去的思維去看今天的大學畢業生。在60、70年代,僅1.8%的小學畢業生日後可以升讀大學。
直至80年代末,當香港仍只有兩所大學時,預科畢業生升讀大學比率僅約5%;當年的預科生部分已經歷過升中試或學能測驗、中三淘汰試、中學會考,以至高級或高等程度會考,可謂身經百戰,大部分是汰弱留強下的「精英」,反觀今時在12年免費教育下,取得升讀大學資格的兩成學生,人數是40至50年前的10倍,即使有大學生之名,是否仍是職場上天之驕子,近年似乎早有結論。
時代不同,社會產業形態有別,形成市場對人才需求的差異。香港由製造業轉型至服務業,工廠經理的發展往往不及銀行經理,雖然後者的聰明才智及能力等,並不一定優於前者;只是以今時大學畢業生的教育和能力,銀行文職工作性質及環境,通常會更適合他們發揮,但能否職場成功就另計。
80年代初,美國哈佛大學學者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已指出,人的智力類型並非單一,才華、技能也不限於少數,以文字為主要媒介的學術研究與體育運動固然大有分別,即使同屬靜態的陶瓷工藝、音樂智能,甚至模型製作等,以至成千上萬種知識與技能,卻不一定列入大學的課程內容裏。
教育的目標是要為社會培育出各類型人才,只要掌握一技之長,同時配合社會發展需要,無論做廚師或講師,技工或社工,都可為社會作出貢獻,但它們可能都屬於「職業訓練」。今時有些院校開辦更多更重職業導向的課程已證明時代已變,家長與學生又何必執著於「讀書高」?
若子女希望選讀以職業為導向的高級文憑課程,家長好應尊重他們的意願,而政府也應進一步推廣資歷架構的認受性,讓年輕人及家長不致為一個不適合的大學學位而惋惜,甚或作出錯誤的決定。
轉載自: 晴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