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0
齊放下歧見 創真正共融
一間原位於大嶼山、專門取錄情緒及行為有問題學生的群育學校,最近擬遷校到屯門時,卻遭「新鄰居」學校不滿,要求暫緩或取消遷校計劃,遂引起社會關注歧視群育學生的問題。事件中,最令人失望的是,被指涉嫌歧視學生的竟是位資深的教育工作者。
反對遷校的中學,雖已就負面標籤群育學生而公開道歉,又澄清認同群育學校的辦學理念,並稱願意與不同類型的學校合作,但卻沒有表明收回暫緩或不贊同群育學校遷校的要求。即是公關手段做足,立場依然故我。
「製造矛盾」的責任太容易卸予政府,而政府諮詢不足是常見理由。那間學校「期望」教育局在規劃社區學校用地時,做好諮詢程序,好讓所有持份者充分表達意見,但教育局回應則指,2月已到各校講解,在區議會諮詢時也沒有人異議,如果遷校諮詢期最少有一個月,就不可以謂不足夠,否則要多長時間才夠?一年、兩年?若連遷校、建校這類諮詢都需要一年或以上,那麼,整個政府的工作程序,包括稍為大型的項目諮詢,豈非要十年八載,曠日持久?而有需要人士要等到個解決方案,又豈不是要等到天荒地老?
就不當言論可能導致公眾誤解而致歉,那間學校在解釋時重申,有關群育學校的描述是引述自教育局收生文件,這同樣予人諉過於人的印象。作為學校表率,用語言偽術,掩飾一些背離了教育目標的偏見,實在應該深切反省。
撇開社會包容、共融等大道理不說,全港只有7間群育學校可讓有需要的青少年就學,選擇並不多,只想問:假如你有子女、親屬或朋友的下一代需要入群育學校,你認為學校可以選址何處?社會人士不要以為自己沒有需要就可大聲反對,又或贊成遠離自己社區。原來,幾年前正生書院遷校的討論並沒有令社會在這方面有任何進步。
事實上,群育學生的問題並不全因他們自己,不少是因家庭背景複雜所造成,例如父母因種種原因,不獲准、不可以或不適合照顧青少年,才令他們要入讀群育學校,而這類學生也並不全是如描述般的情況,個別更十分有上進心,他們正需要社會在各方面的體諒、包容、支持及支援,再想簡單問一句:主流學校的學生就一定沒有行為及情緒問題,甚至沒有濫藥、吸毒?
那間學校雖已就「斷章取義」的描述向公眾致歉,但他確實欠所有群育學生一個道歉,也欠他們一個公道。謹此希望社會在講求包容、共融的同時,教育工作者不要只顧教「好學生」,更不要阻其他人教好學生。
利益申報:筆者有親屬為該群育學校的校董會成員,本欄「工作室」內亦有同事為屯門區居民。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