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6
「怪獸」本色礙子女成長
不少人會用「贏在起跑線,輸在跑道上」來形容本地家長教養子女弄巧反拙的結果。很多港爸虎媽望子女成才心切,反而害了他們的成長,香港學生讀牛津暑期學院正暴露了本地青少年學習的通病。
香港家長以目標為本的教學法,窒礙子女對學習的興趣。
今年全球只收120名學生讀暑期密集式學術課程的牛津暑期學院有27名港生,比例最高。這個課程旨在讓學生及早體驗大學生活,為日後入大學作好準備。不過,這個大學暑期「預備班」卻顯示出港生時間管理差、緊張、怕做錯等通病。
可以想像,參加著名學府預備班的學生,其成績及家庭經濟背景應較一般學生優越,他們不但應是本地學生中成績優異的少數,還得到家人支持報讀,這種在學習上「有心有力」的本地精英竟得到以上批評,值得大家深思。
原來這個為期兩周的課程除了有溜冰、戲劇欣賞等體藝活動之外,內容還是以由牛津大學教授的授課、個別指導及研習等學術目標為主,香港學生反而不能擺脫多年來學習和競爭的陋習,備課不惜開「夜車」,愈讀愈多,貪多務得,難怪被學院評為「時間管理差」,當被人發現又顯得緊張、怕做錯的特質。
當中國學生遇上外國學習環境,又或中國老師遇上外國學生,都會凸顯中外學與教的衝突。英國廣播公司(BBC)最近一輯紀錄片就記述了五名中國老師在英國一所中學實施四周中國式教學實驗的故事,其教學成效可能會較顯著,但那種「目標為本」的功利主義或會對求學態度和興趣所造成的災難,卻不一定能在成績中表現出來。
港生在暑期班的通病或可歸因自小被家長要求「一定要完美」有關。「乖孩子才會較完美」令青少年要聽話,也怕做錯;因怕做錯,故表現太緊張,神經兮兮;因要完美,故無視精神、時間的限制而愈讀愈多,為學之道可能在於專精與創意,而並非貪多務得,這都是家長自小對子女要求太多、太苛之故。
這些家長無疑早已令子女「贏在起跑線上」,但去了暑期班,才會嘗到「輸在跑道上」的滋味-因在世界級培育精英的機構評價中,港精英學生仍有不足。其實,不少家長看到子女擅長打乒乓球,就要求他/她練跳水,再進一步要子女習單槓,當以上各項講求個人表現的運動都出色,又要求子女練足球、排球,甚至欖球等講求團隊精神的運動,繼而要求文武全才。個別家長更連小學都會要求達到牛、劍等名校水準,若不能做到他們心中的標準就投訴,導致很多小學校長擬提早退休,卻很少副校長或資深教師願意接任。
無論是本地高中學生的通病及小學校長遇到的管理困難,都顯示本地家長的「怪獸」本色,值得父母反思。在全球化的競爭中,家長要信任子女、信任學校,並予以支持和配合,香港才會有可以打贏「國際賽」的下一代。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恒指在2024年先跌後升,你點睇2025年港股走勢?►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