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1
下屬自命「天才」拒絕與上司開會討論!怎樣管理「天才」同事?唯有由他「撞板」?
在我剛升做主管時,管理一個二十多人團隊,主要做專題和人物版面。
我要求每個記者出去訪問前,要為被訪問人物和專題做功課,他們都要準備大約10條問題給我,和我討論問題是否有重心、是否有point等。問題先後次序也很重要,如果順利,把答案串起,一篇訪問的起承轉合也有了。
這個非常重要。因為大部分訪問我們只得一次機會,不可能有第二次;因此問題準備充分與否,是否問到應該要得到的故事和內容,對之後撰寫文章十分重要,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況且要建立一個版面,統一風格十分重要。許多人不明白,以為所有文章都一樣,放上版面便是,卻忘記了報有報格。這篇文章適合A報,未必適合B報。每份報紙風格不一樣,新聞、專題、特稿、專欄都應該緊扣報紙風格,才可凝聚讀者,建立loyalty。
當時有些同事並不同意,他們口中不說,心裡埋怨,認為是多此一舉。當然因為大部分是新同事,我的要求他們也不敢抗拒。
其中有個年輕同事說他一切問題都在腦袋裏,而且他在訪問過程中,會因應被訪者答第一條問題的答案而去追問、演繹或引伸一些更有趣、更重要的問題出來,所以沒有必要事先把問題寫下來和我討論。
說出來,看似合理,卻有漏洞。
我說這事關重要。正如體育運動,練習和比賽是兩件事,卻也是同一件事。比賽的對手場場不同,每場比賽千變萬化,沒有一個過程是完全一樣的,莫非你不練習、不練體能、不作賽前戰術部署就上陣嗎?
怎知他說球場上最耀眼的都是天才球員,他們能人所不能。言下之意,他是天才記者,不能用對一般記者的標準要求他。
我只有說請你把你天才的一面表演給我看吧。於是他不把訪問問題給我看,訪問回來寫完稿才給我看,他想證明自己比其他人都優勝。
事實上,他有能力駕馭一個簡單人物訪問,但說到訪問一個政商界名人時,卻有點力有不逮。他不肯承認,說我妒忌他⋯⋯
我怎樣管理這個「天才」下屬呢?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