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7-02

誰來解讀香港「這些年」?

  16年前,全世界見證了英國人在狂風暴雨中離開添馬艦,中國人在灣仔會展迎接香港回歸。從此之後每年的7月1日,都被列為公眾假期以紀念回歸,也正是從那時開始,遊行示威變成了港人迎回歸的固定節目。7月除了有不見不散的遊行,還有文化氣息甚濃的書展,暢遊書海可讓人靜心細味,放下焦躁,覓得清涼,也能給這個酷熱難耐、怨氣沖天的城市降降溫,讓她變得可愛一些。

 

  可是,筆者忍不住捫心自問,自己有多久沒有拿起一本書,仔細的看完?即使讀書,也是虎頭蛇尾居多,一本書拖拖拉拉翻了半年,連一半都沒讀完。很難想像,上學時自己讀書那麼快,常常一天就能讀完一本,而且絕非囫圇吞棗。也難怪,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早已經被各類網絡信息淹沒了,打開fb、weibo甚至wechat,已經有看也看不完的朋友動態、八卦消息,以及五花八門的分享文章,哪還有甚麼興致捧起書本?

 

  最近,筆者「重新發現」了一本並不算新的書——《我們台灣這些年》。這本書筆者早就買回來,但一直被束之高閣,在書架上躺到積滿灰塵,幾乎快被遺忘,最近在整理書櫃時才重新發現。沒想到一看之下頓覺挖到寶貝,手不釋卷,恨不得一口氣讀完。其實,早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之前,這本《我們台灣這些年》,就已經成為內地人瞭解台灣的第一手資料——這樣說或許稍顯誇張,但《這些年》確實比《那些年》勇猛, 09年甫出版就榮膺內地最受歡迎年度讀本。

 

  《這些年》作者廖信忠在上海定居後,經常被問到台灣人到底是過著怎樣的生活,這才發覺這30年來,兩岸都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雖然大家只隔著淺淺的一彎海,但是礙於交流有限,相互瞭解不多,也有很多標籤印象。廖信忠便將他們一家人經歷的小故事放入時代大背景中寫出來,筆調輕快,幽默,文章在內地某一個著名論壇連載,一炮而紅,結集出版後亦成為當年出版界的黑馬。


  《這些年》從老百姓角度講述自己的故事,更有說服力,也更能感染人。讀了之後,會讓人恍然大悟:哦!原來台灣是這樣的地方,原來這些年大家都不容易。

 

   對比台灣,雖說近些年不少香港名作家所出書籍叫座又叫好,比如定居北京的前《號外》主編陳冠中所著《盛世》,文化評論人梁文道的《常識》、《我執》等,甚至描寫香港電影、地產大亨、升學指南的書也有不少,但似乎沒有一本類似《這些年》的讀物走紅,能用小角度書寫大香港,用旅遊雜誌、飲食節目之外的角度,書寫名牌手袋、金融樓市之外的香港,讓外地人讀完之後也能感歎一句:原來香港是這樣的!原來香港人是這樣生活的!

 

  不少人來香港前,對香港的認識多是通過電視新聞、電影片段,這座城市被高度的模式化——比如,中銀大廈經常出現於各類新聞及宣傳片內,被認定為最著名的地標式建築;而《古惑仔》系列實在太受歡迎,以至於約定俗成地認為旺角街頭一定黑幫雲集,隨時打打殺殺,甚至很多人認為香港治安不好,筆者也是其中之一。但在港生活後,才發現這只是香港的一面。如果有人能用平和而不寡淡的心態,用樸實而不平淡的文筆,不炫學、不張揚、不華麗地書寫一個地道的香港讀本,寫寫這十幾年的大城小事,除去兩地人的標籤印象,更深入瞭解對方,筆者一定購買。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特朗普遇刺案,你認為事件對年底美國大選起多大影響?► 立即投票

更多羅湖橋兩邊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