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9Text: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教授 溫卓毅博士
流動支付與左行右企:何種先進?誰之秩序?
近年,流動支付群雄並起,各種Pay逐鹿香港,但市民最慣用的仍是一嘟就得的八達通。坊間對此議論紛紛。有聲音批評香港「無現金」發展落後,八達通壟斷而不思進取,尤其與新加坡比較,「智慧城市」也如房屋、交通等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停滯不前。這種觀點繼而歸咎特區政府推動創新科技不力、法例因循守舊。另有聲音指,港人注重資訊保安、擔心私隱外洩,所以抗拒流動支付,尤其是內地背景的流動支付商。這種觀點常會進一步引申到批評港人抗拒內地「新四大發明」(註1),是「反中抗共」心理作祟。
總之,坊間似乎有強烈意見認為,先進創新的流動支付在香港不流行,不是政府就是市民有問題。當然,筆者是不太明白「無現金社會」為甚麼是香港應該追求的方向。有專業人士在Youtube(註2)講解各種流動支付技術的原理,技術本身各有優劣、難分高下。既然如此,坊間為何執念於誰先進、誰落後?
筆者前幾日在北京公幹時搭乘京港地鐵(即是港鐵在北京運營的線路),在一個地鐵站內看到「二維碼乘車,便捷又實惠」的海報,可謂無現金的智慧典範。但同時,旁邊也貼著「本站為自助購票試點站」的告示,似乎顯示北京地鐵自助購票尚未普及、人工售票仍是主流?智慧與手工並存,新舊相映成趣。
另一件趣聞是,筆者7月到阿姆斯特丹參加學術會議,期間與幾位北美朋友聚餐。買單時,北美眾人拿出各自的信用卡,請侍應按「AA制」後的金額分別碌卡。侍應欣然應允,熟練處理。
以上兩個例子是想說明,你有你的技術先進,我有我的支付方便。安全、方便、先進,各種價值並存。社會約定俗成、習以為常的做法,可能只是因為能保持某種秩序,令社會運作不至於過於混亂,並非深思熟慮的理性選擇。
再舉個例子,包括港鐵在內的多個大城市地鐵,出於安全考慮,摒棄原來單邊站立的做法,改為呼籲乘客「企定定」,不要在電梯上走動。據英國Guardian的報導,有人專門在倫敦地鐵最繁忙的Holborn station做過實驗,發現電梯兩邊都站人時,運送的效率最高(註3)。香港節奏快,凡事講求效率,照道理市民應該接受站好站滿的新倡議。而事實上,每日繁忙時間電梯口依然人頭湧湧,大家有序地等著站上電梯的右邊。所以,大家此時此刻想的不是安全與效率,而可能是跟從香港地對斯文、有家教的定義:「唔好阻人搵食」。
流動支付號稱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左行右企」則曾是中港矛盾觸發點之一。搞搞新意思,下次搭電梯時,倡導無現金社會的潮人,不妨試試站到左邊,身體力行用先進、科學的做法挑戰固有秩序觀念。
註3:The tube at a standstill: why TfL stopped people walking up the escalators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