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2
【喪親之痛】我們不能控制生死,但可以助喪親者走出「自責」的困局
喪親是很痛苦的經驗。即使靈性修養極豐富的盧雲神父(Henri J.M. Nouwen),在母親過身後,也經歷極大的悲傷。他在「念母親––盧雲跟父親談生死」(“A Letter of Consolation”)中,多次提出他内心那不能言喻的哀慟。
「母親離世時,我們都經歷沉重的失落感和無力感。我們深愛母親,甘願做任何事去紓緩她的痛苦,可是我們站在病榻旁卻無能為力。有時,我們注視著醫護人員,幻想他們能改變一切,卻發現眼前竟是無可避免的死亡––我們早晚也要接受的事實。」
這是一份錐心的痛苦,眼白白看著自己一生最愛的人,一步步走向死亡,而自己卻無能為力。
如此,輔導喪親者的首要任務,就是抒緩他們因自覺無力阻止至親死亡,而産生的罪咎感甚至自責自恨。 許多喪親者會懊惱自己是否疏忽了照顧逝者的健康、是否遲了帶他去檢查身體、是否找不到最好的醫生等等。這些自罪感若得不到紓解,直接影響到喪親者的情緒健康和往後的生活。
要達致這個目標,輔導者須首先耐心聆聽喪親者的傾訴,了解他在整個喪親過程(有時長達一兩年甚至更久)中的掙扎和心路歷程,幫助他認識到自己的努力和限制,從而看到生命本質和死亡的必然性。
與此同時,喪親者也因經歷失去(loss),以前一起生活的至親離世了,他不單止感到孤單和無所適從,甚至感到「被捨棄」的一份空洞,他感覺自己好像懸浮在半空,活得很不真實。
許多喪親者對我說,尤其在逝者後事辦妥後,當他下班晚上回到家中,用鎖匙開門那一刻,有種不知為了什麽(what for)的感覺。 以前裡面有個人,或是配偶,或是父母,也許常生爭拗,也許話不投機,但無論如何都有一份「關係」(Relationship),而原來正是這份關係(有時甚至是不甜蜜的關係),不知不覺之間賦予了我們生活作息的意義。
但現在這個關係斷絶了,喪親者再沒有任何「連結」(connection),也因而失去了意義。這亦解釋了為什麽許多人當共處幾十年的老伴離世後,為什麼會精神萎靡以至一蹶不振,甚至在短時間内無疾而亡。
無怪在壓力指数的排序上,喪親(特到是喪偶)佔第一位。 因此,輔導和幫助喪親者走出幽谷,重拾生活的意義,積極的活下去,乃不可或缺的工作。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