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洪荒之力與氣候變化
自從遊泳運動員傅園慧在巴西奧運會的訪問中提過之後,網上詞語「洪荒之力」變得天下聞名,大家都直覺地感到這是極限之力,強勁無比,但是「洪荒之力」究竟是甚麼力?為甚麼令人聞之肅然起敬?
大概很多人不知不覺間,把詞語連繫到古代典籍《千字文》的第一、二句:「天地炎黃,宇宙洪荒」,又「天地」,又「宇宙」,所以得到廣大無邊的感覺,以及聯想到「洪荒之力」必定是巨大的力量。
但是大家有深入一點想過「洪荒」是甚麼?
《千字文》成書於南北朝的梁朝,距今1,500年,在秦統一中國後700年,特色是以四字一句的方式,介紹由遠古到當時的已知歷史,用現代語言說是一部「大歷史」。最初兩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是全書的總背景,概括地形容當時人類對遠古的時空回憶。
這兩句話不同的書有多種解說,如:「蒼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黃色的;茫茫宇宙遼闊無邊」、「玄,天也,黃,地之色也;洪,大也,荒遠也,宇宙廣大無邊」、「天是黑的,地是黃的,遠古的宇宙才剛剛創始」等等。
「玄」是黑色,第一句「天地玄黃」形容世界由黑色的天和黃色的地組成,是對空間非常精要的簡述,也不自覺地反映了中華文化起源於黃土高原的歷史淵源。至於第二句是否只是說「遠」或者「大」,我則另有想法。
「洪」字在一般字典裏,既有「大」的意思,也有「大水」的意思,但是「洪」字的部首是「水」,根據《說文解字注》:「洪,洚水也。堯典、咎繇謨皆言洪水。釋詁曰。洪、大也。引伸之義也。」顯然「洪水」是本義,後來才化成形容詞在「洪亮」、「洪偉」之類的詞中發揮了「大」的意思。至於「荒」字,雖然字典標有「遠」的意思,但是更多的是「收成不好」、「無人耕作」、「廢棄」等意思,《說文解字注》:「艸掩地也。周南、魯頌毛鄭皆曰。荒、奄也。此艸掩地引伸之義也。」這還的「艸」即是草,田裏長滿了草,「荒」的本義應是「無人耕作」,這樣便有「收成不好」的後果,「饑荒」這個詞的生成不難理解,「遠」只是後來的引伸義。
如果我們放下「大」和「遠」這些引伸的意思,回歸根本,「洪荒」的理解便變成「大水造成河流暴漲淹沒大地」和「無人耕作,農業失收,出現饑荒」,1,500年前的中國農業仍然在演化中,防禦洪水、旱災、蝗災(通常與乾旱有關)等的能力很低,大禹治水是傳誦千古的故事,乾旱和蝗災等造成廣泛饑荒的事例在史書裏記之不絕,理所當然地成為當時中國人對遠古的集體記憶裏最核心的內容,加上「宇」是空間而「宙」是時間,因此我認為「宇宙洪荒」應該理解為「在廣闊的空間和過去漫長的時間,洪水和饑荒不斷出現」,是古人從累積的經驗裏提煉出來對歷史背景非常精要的概括。
談到這裏,「洪荒之力」是甚麼力有了一個新答案,以「洪」和「荒」的原始意義去理解,就是導致廣泛大雨、持續乾旱、大規模蝗災等現象背後的推動力,再追究下去就是氣候波動或氣候變化這樣的自然力量!
自然力量遠在卑微的人類之上,用了「洪荒之力」就是把人融入自然,借用自然的推動發揮出超人之力,傅園慧發言時的感應大概如此。
大家也要記住:氣候變化就是洪荒之力,跟過去一樣,氣候變化將來會透過大雨,乾旱及其他連鎖後果,改寫人類的歷史。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