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由瘋搶到泡沫現,港產口罩「時裝化」成出路
2020年大事,莫過於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世界各地陷入恐慌,對防疫產品需求大大增加,向來依賴進口貨的香港大受打擊,各區湧現搶購潮。與此同時,有人卻反之而行,自掏銀包設置香港本地口罩生產廠房,製造本地口罩,以解燃眉之急。事隔大半年後,雖然疫情仍未平復,本港口罩廠卻由零建立至現時200多間,掀起一股「香港口罩」的熱潮。
以口罩專家身份頻頻曝光的化學系博士鄺士山(Dr. K. Kwong),因疫情認識一班香港廠家,成為口罩廠顧問,協助他們設置生產線,一同見證港產口罩廠的興起。由年初瘋搶口罩、一罩難求到今日面對市場飽和,甚至出現賣到成行成市出現泡沫,他仍深信港產口罩具有競爭力,只要將產品「時裝化」融入港人生活當中,並輸出海外銷售,這才是港產口罩的未來出路。
現時已有港產口罩出口。原本做母嬰產品生意的Victoria眼見身邊人四處撲口罩,毅然加入製造業,但對口罩一無所知,令她處處碰壁。經過多番波折後,成功出產自家口罩,近日更以「時裝化」口罩出口到歐美國家,佔總銷售量三成,但無時無刻考量何時應離場。她慨嘆,即使港產口罩輸出海外,仍是困難重重。
曾有人形容,港產口罩是香港新工業,「香港製造」這四字背後隱藏著無數港人的努力和血汗,港產口罩的前景存有未知之數,怎樣延續下去顯然成為一大難題,究竟港產口罩應該何去何從?
市場飽和掙扎轉型 港口罩廠由零至200間
回想新冠肺炎爆發的初期,本港外科口罩、酒精搓手液及漂白水等被搶購一空,尤其以能防飛沫傳播的外科口罩最為短缺;不少港人為了一個口罩,不但通宵達旦排隊,而且四處飛撲從各地搶口罩,近至日本、韓國、遠至杜拜、土耳其等多國。口罩短缺引發一班「素人」開廠,在香港製造本地口罩以解燃眉之急,香港大學化學系博士、前香港中文大學講師、人稱K Kwong的鄺士山正是其中之一。他於疫情初期研發自家D.I.Y可重用口罩,同時著手研究自家設口罩生產線的可行性,稍後更成為口罩廠顧問,協助一班港人設立本地生產線,見證港產口罩廠的興起。
全球疫情肆虐,全民齊心抗疫。
根據鄺士山了解,現時全港至少有200間本地口罩廠,保守估計若每間廠每日生產1萬個,一日就有200萬個本產口罩出產,加上入口貨,現時本港口罩供應已十分穩定,不過,原本商機處處的口罩生產業,卻出現危機。鄺士山認為本港疫情爆發大半年後的今天,本地口罩廠正面臨本地市場飽和的問題,生存空間逐步縮小,更直言港製口罩最大的對手正是內地製造的口罩,惟出口才能持續發展下去。
內地貨變成最大對手
鄺士山觀察到現時有大約三至四成的港人在選購口罩時,大多以價錢為主導,抱著避免罰款的心態而佩戴口罩,而非其口罩的款式或質量,這正好吸納現時大量湧現香港市場的內地製造口罩。他在11月時,曾於深水埗見到有店舖一盒50個口罩,售價為9元,平均每個口罩不用2毫子,他大感愕然:「香港口罩難以和他們競爭,我們未計包裝一隻口罩的成本最平都要5亳,連包裝約7毫左右,惟批發價最多只可售賣9毫,不能再多。」
他又指港製口罩做到的款式,大陸同樣做到,甚至較前者更加便宜,例如一些港人設計的特色口罩最多只能賣頭第一、兩個月的時間,因為轉眼間市面已流出很多大陸盜版,更以低價傾銷,部分港人「有平買平」購入平價貨。
他指,本地口罩廠的策略,惟有生產限量的特色口罩,每次賺取「頭啖湯」利潤後,便快速離場再推出其他款式。他指這種市場生態讓本地口罩商難以繼續生存,「他們見到對方口罩款式和自己戴的差不多,但價錢卻平得多,令他們只想買更加便宜的貨色。」消費者亦走向兩大極端,一是消費力較高的顧客會大量買入貴價的特色口罩,另一極端是買最平的滿足需要而已。
現時大部分香港口罩製造廠採用半自動化半人手的模式營運。
「鬥平」並不利香港廠家,相反鄺士山認為香港口罩要有競爭力,再不單單是生產常見的藍色、白色純功能性的口罩,一是走向設計獨特性甚至是「時裝化」,二是生產技術優越的3D口罩,簡言之是走向生產高級口罩。
香港口罩廠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鍵,鄺士山認為︰「重點在於能否打入外國,若不能的話,始終都難以生存。」因為在外國製造口罩的人工高、沒有技術及靠入口原材料,令當地生產成本高,變相當地人不願意投身,反之然會考慮購買外來貨,加上外國對內地製造的口罩欠缺信心,令港製口罩有一絲的生存空間。他表示外國買家大多傾向「Fashion.mask」風格的口罩,將口罩成為時裝的一部分,這正符合香港工廠現時做法,甚至未來可以考慮製作布口罩配合外國的需求,令港製口罩於海外市場佔一席位。
近一半口罩廠止蝕離場
疫情爆發至今,鄺士山接觸不少開設口罩廠的人士,笑言大部分人初期均低估製造口罩的複雜性,事實上做一條生產線,包括生產機器及無塵間等已經需要逾百萬的前期資金,並需要採用特定的原物料,否則便會不符合規格;再者,經驗不足令他們錯估生產口罩的數量,最終未能如期出貨,甚至有時機器壞了亦難以維修,需要重新購買,他指當時在1、2月加入的口罩廠至少有一半最終要離場止蝕。
本地口罩廠要生存下去,首先要降低成本,將生產減少人手邁向全自動化。然而由人手密集轉向自動化正是部分口罩廠的掙扎位。鄺士山上月時曾收到廠家電話討論應否繼續營運下去,當時工廠仍使用在3、4月購買機器,並需要大量的人手配合,而令對方感到兩難的地方在於不捨得放棄未壞的機器,「雖然一部機器要花逾30萬元人民幣,但細心一想,人手才是製造口罩的最大成本。」
據他了解,現時有近15%的香港口罩廠出現「轉手」情況,他指每當有人要離場時,總有人會選擇接手繼續營運,雖然有前者的營運經驗參考,但最終只能維持現況,並不會愈做愈大。
疫情歷大半年,至今出現逾200多間口罩工廠,鄺士山坦言港人並非沒有實力、沒有做廠的經驗,只因這屬於一個全新的行業,本地沒有相關技術,最終只能用金錢、時間累積經驗,度過難關。
轉載自: 《iMONEY智富雜誌》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