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7-05-17

從「遺失」中增長智慧

  相信大家也曾遇過東西丟了,或是不幸被別人偷了這類倒楣事,十居其九的當下反應,盡是沮喪加氣憤,或懊悔為何自己如此冒失;最終多離不開自責與內疚,好歹也沉淪一番以示哀悼。我這超級冒失鬼,從小到大的強項便是「遺失東西」,有時更攪不清是自己大意丟了、抑或被小偷光顧,總之就是過一陣子便發覺筆盒、記事本、計算機、收納袋、太陽眼鏡等先後不翼而飛,到後來的隨身聽、手電、錢包也開始加入那慣常遺失之列。每回丟了東西自然不好受,愚癡的我「中了一箭」仍不夠,還硬要死命地再補一箭:甘願跳進自責漩渦中苦煎熬,保管要弄至「傷上加傷」才罷休。

 

  誠然,近年每當想到這「自製第二箭」的警醒時,立馬已懂節約慣性的負面責難,當下接受之,一切便能較易過度開來。而當我蠻以為自己進化得不俗時,老天爺又送我一高人指點。最近於台北巧遇一慈悲法師,投緣我倆一碰面便喜孜孜地聊聊聊。一天她竟湊巧地論及「失東西」這話題,她坦言:「自小面對遺失東西,倒沒太大的情緒波動,只坦然接受,連想多半秒也沒有。因早了知『既成事實、嚎哭無用』這真諦。」我驚訝:「嘩,大師真有慧根! 這演練我才不知費盡多少力氣才勉強學曉!」

 

  法師憶述:「一回我買了台新機車,落地不到一周便在公司停車場不見了。」我急問:「定是小偷所為,您怎也該動怒了吧?」她笑得更燦爛:「那時大概二十來歲,開始潛心學佛,當時第一反應是:噢!機車沒了。這與以往的『當下接受』沒兩樣,可隨之而來的….」我搶答:「定是憤慨光天化日下小偷竟如此猖獗,多可惡!」只見她笑著搖頭:「非也,當下心念是:這車蠻好用的,大概他人應比我更需要它吧,往後它必更能發揮其效用。」我有點想不開地瞪眼。

 

 

  明顯前來給我開示的法師再下一城:「同樣遇著機車被盜,當年我師兄更見慈悲,那時他反應是:『幸好我上周才修妥機車小毛病,否則他人拿去後開得不順或發生意外便糟糕了!』」我定神片刻,好好咀嚼其深意,遂從心底暖開來:於一體國度內,若他人更需要該物件,或到別處它更能發揮其意義,那自會有必要之安排! 是的,這慈悲心念確比我「免中二箭」更豁達,那麼我過往所有失物亦可視為「另類布施」,這何嘗不是樂事?

 

  任何人事物之聚散自有時,一切皆離不開因緣法則,但若能當下轉念,從另一嶄新角度觀照,必有助放下執著惡習。站高些、看透點….還不是「海闊天空」呢!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

更多不藥而癒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