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9
粵港澳的差異與大灣區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4月18日出席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理事會就職禮,致辭時提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很快出台,香港、澳門與廣東省的社會文化、制度、經濟建設、產業結構的差異,是粵港澳大灣區獨特之處及其機遇所在。這番話頗為耐人尋味,值得好好細味。
先看看「大灣區」的概念如何出籠。它的面世不過一年多,是由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3月召開第12屆全國人大5次會議中,宣讀政府工作報告時正式推出的。李克強提出要推動中國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區的深化合作,研究和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以香港和澳門的獨特優勢,提升中國的經濟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惠州和江門組成的城市群,是繼美國紐約都會區、美國三藩市灣區和日本東京都市圈之後,世界第四個大灣區。2015年,前三個灣區城市群的GDP總量達1.34萬億美元,人均GDP為20,255美元。
2017年4月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制定《2017年國家級新區體制機制創新工作要點》,其中包括廣州南沙新區的工作重點,目標為深化探索粵港澳合作。南沙區轄地原屬番禺區,是首個由地級市自轄的國家級新區,其自由貿易區在廣東省位列第一,囊括金融、航運等範疇。2017年7月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粵港澳三地政府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將按十三五規劃(指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亦即從2016年到2020年發展國民經濟的規劃),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金融、航運和貿易服務。
綜觀全球幾個主要灣區經濟,應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速度最快,港口、機場容量最大,人口和土地面積最多。但現時其人均產值、第三產業發展水平等都相對滯後,反映其發展潛力巨大。如果各灣區按當前增長速度發展,五年內粵港澳大灣區的產值,極可能超越其他三大灣區。
這種發展潛力,正如特首林鄭月娥所說,在於粵港澳地區的差異。這種「差異」,從何說起?若說社會文化、經濟建設等差異,其他灣區也有,獨是制度的差異,即港澳的「一國兩制」,一方是資本主義制度,另一方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令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既是難得的機遇,更是充滿挑戰,成為雙刃劍,發展得好是豐功偉績,發展得不好則成爛攤子。
粵港澳大灣區的制度差異,雖具潛力,但同時對區內經濟社會的融合,構成障礙,產生矛盾,妨礙區內平等競爭和深度整合。但只要不同體制能衷誠合作,互為補足,揚「一國兩制」之長,避制度差異之短,一方面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的市場化改革,同時借助「一帶一路」的全方位開放,加速中國經濟與國際的融合和接軌。而在國際接軌方面,香港顯然具有其獨特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借助香港得益於「一國兩制」的優勢,以及與國際交流的經驗,堪足以擔當粵港澳大灣區內整個行業國際化的推手。
當然,知易行難,前景雖是一片美好,可是在落實規劃的過程之中,人性的貪婪及權力的爭鬥難免在其間興風作浪,成為大灣區發展的隱憂。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