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7-02-09

【政綱比較】三位特首參選人誰最重視房屋問題?

  今年的香港特首選舉之戰如火如荼,現時尚未到正式提名之日,已宣布參選的,除了林鄭月娥的政綱仍未公布外,其他參選人如胡國興、葉劉淑儀和曾俊華,已分別發表其政綱。若將他們的政綱相互比較,有同有異,但關注的重點,不外是政治和民生。

 

  在政治方面而言,其一是有關《基本法》23條的立法,此一問題或可顯出參選人對中央的忠誠程度﹔其二是有關是否重啟政改的問題,參選人如何取捨,也可看出他們是否想討好建制或反建制。觀乎三位參選人的政綱,誰人想竭力投誠中央,誰人要爭取泛民派的支持,誰人大搞平衡術,討好建制與非建制,己在政綱躍然紙上,盡不在言中。

 

  但對於大部份市民而言,特首選舉,又不是一人一票的普選,政治爭議與他何干?反而是民生問題,與他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民生,不外乎經濟、房屋、社福、文化、教育、環保等,而其中的房屋問題,正如特首梁振英所強調,是各種問題的「重中之重」。

 

  古人說﹕「民以食為天」,在香港則不然,是「民以住為天」。房屋問題直接牽涉市民的生活素質,房屋供應不足及樓價過高,會導致社會動蕩。為甚麼有「港獨」思潮的出現?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年輕人置業困難,租金負擔沉重,社會不滿情緒上升,仇富情緒增加,因而有愈來愈多的社會運動,嚴重削弱特區政府管治的穩定性。

 

  香港樓價持續上升,部份原因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政府採取量化寛鬆政策,讓大量熱錢流入沒有外滙管制的香港。其次當然是香港地少人多,可供發展的土地不足,加上不少發展商大量囤積土地,推高樓價。其三是中國因素,自2005年人民幣滙率不斷升值,內地同胞來香港買樓等於打了折扣,加上近10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造就大量富豪,全都希望向外轉移資產,蜂湧來港買樓,直接抬高香港樓價。

 

  如何處理香港的房屋問題,香港特區政府責無旁貸。可惜自2002年開始,香港政府以不干預自由市場為由停止興建居屋,兼且實行高地價政策。雖然香港政府在2010年推出「額外印花稅」措施,其後在2012年收緊政策,以增加炒家成本及風險﹔並在2011年開始收緊房屋貸款,切斷炒家的資金來源,但如今都已證明是揚湯止沸而不是釜底抽薪。

 

  樓市過熱,未置業者陷於絕望邊緣﹔樓市大跌,物業市場交投大幅萎縮,經濟衰頽,已置業者馬上成為負資產者。總之升也不是,跌也不是,這是管治者最頭痛的問題。再觀看三位特首參選人的政綱,胡國興的政綱重點在政制改革,房屋問題是次要﹔而葉劉淑儀的政綱,對民生問題算是最有觸覺,其政綱的九大範疇,列為首要之務的,正是房屋問題﹔至於曾俊華的政綱,口號多於一切,相當「離地」,而房屋問題,在政綱列為第三範疇,比胡國興的政綱更次要,在18個項目中排入第9項,顯然不受重視。

 

  無論如何,香港樓市似已病入膏肓,要妙手回春便須靈丹妙藥,可惜三位特首參選人的藥方,仍不外乎增建公屋、增加土地供應及抑制地價等老生常談,了無新意,都難寄以厚望。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機場日前電腦系統故障,航班資料僅靠手寫白板,有旅客錯過航班感到失望,你認為機場處理手法是否妥當?► 立即投票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樓市 #2017特首選舉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