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7-10-26

未來五年的投資導向

  投資市場上周一直關注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决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報告,報告描繪了中國計劃在二十一世紀中葉邁入成為現代化國家的新時代。

 

  筆者細心分析報告書的內容,經濟政策事宜與早前筆者的預期並無太大差別,中國在未來的五年中仍將繼續市場改革措施,重點政策也將繼續推行,當中包括製造業升級、國有企業改革、增強消費的基礎性作用、進行市場改革、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以及「一帶一路」等等倡議。

 

  報告中較為顯著的一點是「兩步走」計劃,該計劃將中國經濟發展分為兩個階段:一、從2020年到2035年;二、從2035年到2050年,爭取在本世紀中葉把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自從2012年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80萬億元人民幣。同期,中國有超過六千萬的貧困人口擺脫貧困。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在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經濟發展處於「經濟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攻關期」,而未來的經濟工作重點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投資市場必須留意未來兩年內地經濟將會出現甚麽形式的變化?其實,自年初開始,中央政策已跟隨十九大的新方向,如嚴厲調控房地產、加強金融監管、勵行環保工作,均朝著「高增速轉向高質量」 的思路進行,政策的落實意味著中國短期經濟形勢未必太過樂觀。國家經濟在「追求高質量」的同時,如何摒棄追求短期「高增速」的目標?筆者認為,在過去幾年,新經濟增長動力尚未完全成熟,故此,房地產、基建、汽車等仍會是中短期經濟增長的重要火車頭。

 

  不過,在新政策方向下,中央若加強規範房地產、地方債、金融體系等領域的風險,某程度上亦會打壓內房產業鏈(包括上游的金屬資源,以及下游的內需消費等)所涉及的需求,而基建項目拉動的需求和實體企業的投融資需求均會同步縮减,特別是若干被列作「去產能」、「節能减排環保」所涉及的產能過剩行業。高耗能高污染的中小企亦會受到直接打擊,供應端將明顯收縮。因供需兩端同步受到影響,需求與供應或將同步减弱,經濟下滑的壓力將會顯現。

 

  樂觀而言,筆者估計內地經濟整體環境的走勢仍有能力保持基本的平穩,首先,未來任何政策的轉變將是循序漸進式的部署,早前政策支持對經濟的的效用仍在發揮中。此外,在去產能政策下帶來的價格效應在短期內將繼續改善企業的盈利,而環球經濟最終的復甦將有利內地的出口製造業發展。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中環人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中國 #十九大 #去產能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