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6
NINA RICCI 洪流後的嫵媚
Nina Ricci,一個曾幾何時被時裝洪流湮沒得只剩下香水的時裝品牌,在2006年因為比利時設計師Olivier Theyskens的加盟而再度受到注目。可惜的是最終在營業額不足的情況下要撤換設計主帥,之後品牌人氣直落谷底,直至09年,曾效力Louis Vuitton超過12年的Peter Copping接手,品牌慢慢從谷底走出,成為由Massimo Guissain收購以後在位最久的一位設計師。
桃紅色的設計只佔了時裝展的一部分,但已經成為整個系列的highlight作品。
黑色小外套,內襯polka dots透視上衣,再配頸鏈,Lanvin今回終於遇上強敵了。
晚裝部分不乏流蘇式的設計,甚有大將之風。
黑色tone on tone polka dots透明上衣,柔軟貼身,內附黑色真絲打底背心一件,女士們可以穿得安心。($10,995)
不少法國時裝設計師品牌如Balenciaga、YSL和Givenchy等的同名原創人因逝世或易手,曾幾何時變得星光暗淡。其後去到90年代走出了一個名為Star Designer的概念,換上星級設計師上陣後,以設計師自身的名氣而擦出火花活化品牌,與現代人重新接軌。但他們未必是法國人,如Dior的Raf Simons是比利時人,Balenciaga的Alexander Wang更是美籍華人。但他們卻成功掌握到品牌神髓續寫傳奇。來自英國的Peter Copping亦是其中一個少數的好例子,成功掌握到品牌精髓愈做愈有。做得靚、盤數又靚,改寫了品牌的走勢並由此走紅,更是少之又少。非星級設計師要走紅,很多時是內部晉升的,如McQueen的Sarah Burton便是當中一例。 但Peter有趣的地方,在於他本身並非星級設計師,默默地在LV女裝耕耘十多年,越洋轉會到Nina Ricci實幹3年後才算真正令自己與品牌同步走紅。身為英國人的他為了了解法國文化,更留居法國長達廿多年之久。「於我而言,Nina Ricci是一個別具法國情懷的現代女性化牌子,有一種快樂而誘人的感覺。她的精神在於對布料的要求,與及衣服的結構,從而表達一種女性應有的快樂與活力。」
建立品牌圖騰
連身長裙加入喱士為設計細節,下擺更被設計成傘狀,非常漂亮。($19,995)
重工出擊是這一條釘滿珠片的裙子。($11,995)
巴黎,一向是文化大熔爐,如何將不同文化結合,是一個法國設計師手到拿來的工夫。一如Peter為Nina Ricci所設計的今個春夏系列,就是以他祖國的Punk文化用「巴黎化」的手法來演繹。「我之前的設計都是以巴黎本身的文化為本,但來到這季則是將外國的文化引入。以前我在倫敦居住,當地充滿了街頭文化。如何將英倫街頭文化與Parisian Chic結合,同時滲入低調的性元素,是今個春夏季的最大考驗。有這個意念,不多不少是受到小說《Fifty Shades of Grey》的影響,將punk文化與性虐結合。但自己一向不是一個以時裝說故事的人,只是將我當時感受到的靈感融為一體。」
不說不知這個系列部分靈感來自英倫的punk文化,經Peter的演繹原來清純得很,白色連身裙是當中的表表者。($16,995)
單是一件喱士背心的設計已見到設計的功力,既用了立體剪裁,亦用了兩種不同顏色喱士,就連鈕釦都貨真價實列名源自澳洲的貝殼。($12,995)
不過,為了在競爭激烈的高檔時裝市場迎頭趕上,Peter當上藝術總監後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必須為品牌建立自身的圖騰。「我們有不少著重的素材,如絲帶和喱士,又或是我們的IT Bag。例如今年的秋冬系列,我們則以芭蕾舞為重心,畢竟芭蕾亦是我們的品牌核心之一。不過要建立品牌圖騰,是必須要經過時間才可以反覆印證。但我們最具代表性的,依然是我們的線條。」
彼德小傳
Nina Ricci的設計師Peter Copping。
英國設計師Peter Copping先後在Royal College of Art及Central Saint Martins畢業,然後到Iceberg及Sonia Rykiel工作了3年。1997年他成為Marc Jacobs加入Louis Vuitton時首位得力助手,其後更成為女裝studio director,獨力主理女裝度假及早秋系列。在巴黎時裝界中擁有15年工作經驗的他,於2009年正式被委任為Nina Ricci創作總監,逐漸為品牌重回軌道。本地的店舖例如Maria Luisa、Joyce和I.T等都相繼引入。
(產品查詢:Maria Luisa,2907 2028)
(撰文:當空 攝影(部分):曾有為)
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