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9
逃生門
踏入10月中,內地又鬧著要救市、要撐經濟,尤其A股情況嚴峻,上證指數比熔斷底更加之低,市場走勢加速了悲觀預期,全方位托市似乎已變得別無他選。不能否認的是,內地有國家企業、有保險資金、證券公司亦隨時候命,總之大堆資金有需要時會出動,內地當局要將指數承托至某水平,或提升市場氣氛,都是殊不困難。問題仍然在於,有留意內地經濟周期及市場走勢的都會承認,解決了今次問題又如何?內地是否仍然離不開2、3年要一小救、之後好幾年要一大救的慣性格局。
說得白一點,總動員買了時間,但買來的時間,老是未能根治內地長年累月由信貸堆砌而成的經濟增長與盈利所衍生出來的後遺症。經過10月19日,內地上至領導,下至各財金部委均向市場大派定心丸後,中外各大證券行都認為,相比起3年前,今趟內地市場由槓桿所牽涉的潛在系統性風險是較之以往為低。
可是各大外資行著眼與當年兩融危機作比較,現在不能否認問題,因為兩融在內地幾年來都毫無放鬆過。其實,今年的問題是股份抵押帶來的系統風險,換句話說,兩融與股份質押兩者不能混為一談,前者沒有問題,不等於後者都是一樣。股份抵押如果按內地最新定義為貸款融資的一種的話,那麼有需再要問一句,目前外界推算的潛在逾萬億高風險股份質押問題,一旦是基本上等同於已經或隨時違約的話,其實整個內地金融體系已新增多逾萬億壞帳。官員出口術,將股份價格托高得一時,基於可持續性成疑,聰明的內地投資者大概都相信僅是一道逃生門而已。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