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8
一個年代的終結
回顧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唱片與電影文化事業特別蓬勃,叫好叫座,電視劇亦齣齣佳作,放洋的年代,不少來自香港的留學生,每周除了去唐人雜貨舖掃即食麵、調味料及最新空運過來的報紙雜誌、八卦周刊,幫襯租帶舖更是指定動作,以解思鄉之苦。那些年仍是錄影帶的天下,每餅港產電視劇或港產片錄影帶租金是兩英鎊,多租幾餅更有折扣。讀電子工程系的一群男生,最擅長帶過帶,宿舍儼然翻版工場,目的只為閒來翻看又翻看電視劇和港產片,回味一番,視「煲帶」為課餘主要活動,更以帶會友,聯誼一番。
想當年,暑期活動多是前往啟德機場送同學機,黑膠碟、錄音帶CD、MD並存,歌壇百花齊放,市場各取所需,慧嫻的《傻女》與《夜機》,多少被放洋留學生的情感,都被觸動。曲是動聽的,儘管多改編自日本歌,歌詞都充滿文采和意境,難怪至今仍首首經典。
家中宅男自九十年代初學成回港、差不多每周自動自覺潮拜位於觀塘廣場的一間租碟舖,驚聞這經營了廿多年、怕且已是城中碩果僅存的租碟舖也宣布於本月20號結業,幾年前仍有網民搜索的「租碟舖」,很快要灰飛湮滅。至於出租電影DVD影碟,鰂魚涌某地庫商場的那唯一一間,只怕亦已是城中少數仍能生存的異數了。
不少朋友奇怪何解在網上下載(download)、串流、機頂盒如此「搜到拿來」的年代,仍有人會去租CD,首先,網上下載亦非免費,軟件的音效,更難與原裝正版CD碟媲美,聽勻全碟,再選擇最喜愛的歌曲,感覺更完美,究竟是現代人太懶惰,抑或是情意結驅使;即食文化的年代,甚麼都講潮,產品周期愈來愈短,念舊被視為食古不化,難怪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愈來愈流於表面。
轉載自: 晴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