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5/2018
分手了……讓我最難面對的,其實是另一些人
最近,有位網絡作家在專頁內宣布「分訊」;他說,失婚最尷尬的是當大家還未知道你失婚,仍然會不斷關心你家中妻小。他選擇了網上公告,大家明白了,就好。
我明白,我真的明白!如果不自動投案,每有人問起另一半近況,我們就要解釋一次:「某某已不再是我的另一半」,情形就好像不斷自揭瘡疤;偶然遇上喜歡窮追猛打、旁敲側擊的三八,更加等同被人在傷口上灑鹽巴。
稍早前另一位漫畫家也有相似狀況,他的創作本是以夫妻倆的生活軼事作為題材,忽然某天,他黯然地為他們的故事劃上THE END,同時道出無法再以夫妻姿態發表畫作的事實,震驚十四萬臉書讀者!
終歸都要面對,何妨來一次痛快腰斬。
談戀愛本是兩個人的事,但既然活於群居社會,每遇上任何狀況變化,自然難免要向外人交代。希望對方知道「結果」,便不再查問「經過」。
朋友、網友固然容易「交代」,家人呢?這一關才最考人,尤其當你在家中一直扮演堅強獨立的角色時,如何向家人說出分手事實而不失霸氣、如何冷靜地逐一回應他們的提問,如何掩飾情緒不讓他們擔心,也是一門深奧學問。
從妻子搬回娘家直至簽字離婚的一年多裏,朋友甲都沒有向家人坦白真相,從起初情緒崩潰到回復平靜,他都選擇獨自面對。「我怕屋企人問起,我唔想喺佢哋面前喊,公司同事都係一樣,有人問起我老婆,笑一笑咪算囉!」
朋友乙婚姻觸礁,她傷心之餘,更自覺對不起老爸;眼見女兒被虧待,害他老人家擔心到失眠,還惱怒得親身找女婿談判。「返到屋企除咗扮無事,我仲可以點?」朋友乙說。須知道,過多的關心慰問,也會令當事人窒息。
「屋企人我解決得到,但係其他隔籬鄰舍同埋叫慣我做張太嘅人,我真係唔知應該點好,唔通逐個叫佢哋嗌返我英文名?」朋友丙說。正因如此,前張太已經密謀搬屋,離開一個擺脫不了夫姓的傷心地。
戀愛、分手,一旦讓對方滲進你的生活,便不再止是兩個人的事。那個失落的結局,假如旁人領略了,就請放傷者一條生路,別再提及、別再追問。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