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06/05/2013

父母肯講性,點解子女唔想聽?

  我們經常鼓勵家長向子女灌輸性教育,但當家長想講時,子女又是否想聽?

 

  最近有調查顯示,受訪問的中二至中五學生性知識來源依次序為學校、互聯網、影視媒體、書籍雜誌,最後是家長。如果不能洞悉想講與想聽的落差原因,推動家庭性教育將會是個空談。

 

  我曾經問過30多個中三、中四學生與父母談性的經驗,他們的回應與調查結果接近,認為父母不是一個理想的談性對象。他們部分意見和經驗節錄如下:

 

  「唔夠直接同深入,保守,唔夠開放。」

 

  「有啲問題(如同性戀),講得好隱晦,好似唔多想講。」

 

  「好少傾性行為嘅嘢,有時都未清楚件事係點,就淨係叫我唔好做,要諗清楚後果同責任。」

 

  「佢哋一個人講哂,我淨係喺度聽。」

 

  「試過傾拍拖嘅嘢,佢哋就淨係講唔好影響讀書,都唔係同你傾拍拖戀愛嘅嘢。」

 

  「太嚴肅,唔想同佢哋講。」

 

  與子女談性的關鍵,在於掌握子女需要甚麼,而不是成年人認為他們需要甚麼。

 

  有一次,我與幾個中四學生討論性傾向問題。他們說生活中經常會用gay 和les(編按: Lesbian)去譏笑同學,但對性傾向課題的認識和了解其實十分有限,即使有疑問想提出,卻會擔心立即成別人的訕笑對象。

 

  迴避、隱藏的結果是朋輩間會嘻笑吹噓地談性,腦裏卻有很多誤解或一知半解。

 

  我和他們以「戀愛對象、性慾對象和性行對象都是相同性別」的同性戀定義作開始,由先天後天爭議,再談到性別角色、社會價值觀及尊重差異等話題。

 

  兩個半小時後,我們沒有一致結論,只經驗了一次開放坦誠、互相刺激,既可檢視和表達自己想法又能容納及尊重不同意見的思考擴展和討論空間。唯一相同的看法是他們以後會減少以gay和les去取笑別人。

 

  只要放膽聽、放膽說,懂得聽、懂得說,用心引導而不是用口訓導,家長對子女的成長發展空間,永遠都具關鍵作用。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說說心理急救:遇危急事故應如何面對?點樣正確提供情緒支援?講錯說話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即睇

Fall in Fall

You May Also Like
#Sex & Relationship
More on Sex & Love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