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2024
時裝殘酷物語:創意不被重視、名師從不參與設計!奢侈品牌的背後,是不合理的血汗工廠?
迷戀一個時裝牌子,很大程度建基於對設計師的幻想,加一點風格氛圍與故事塑造,便成了很賣錢的品牌魅力,即使他/她設計一件普通白Tee也叫人拍爛手掌。對於上述行銷模式,筆者認為完全無問題,反正屬於時尚生態一部份。真正說不過去的,是設計師品牌並非出自該設計師之手,再強的Story telling亦只是美麗謊言。
在香港的時裝行頭打滾有個特色,就是一路會遇上很多磨蝕的軟骨,由讀設計的時候已經會遇到不少前輩嘗試打沉你,到做Intern時又會見識到創意如何不被重視,學習生產多過學習設計。始終時裝企業的設計總部都是在外國為主,香港辦公室的角色比較像「跟單」,多數由外國設計師創作再交給香港同事出圖並跟進生產,擔起聯繫供應商及「跑廠」的重任,再有熱情亦難有空間展現設計才華,久而久之自然令時裝夢碎了。
另一種情況是跟隨名師出身,遠赴海外應徵自己喜歡的品牌,或者直接跟隨自己仰慕的設計師,想像每天跟時尚偶像一起打拼的熱血畫面?可是最終會發現大部份設計原來出自背後的團隊,他們嘔心瀝血構思研發一系列款式,最後呈上給那位著名設計師挑選及採用,如此一位英雄人物主要擔當概念總監的角色,背後默默耕耘的團隊也不保證有出頭天。
筆者最近聽到最誇張的一個分享,是有朋友加入了某美國設計師品牌的團隊,一班設計助理努力籌備一整季系列直到展示會當日,該著名設計師才第一次踏進Showroom看見自己名下的作品,拿起來好奇地細看… 似是全無印象曾經審閱過,這「掛名」設計師的參與程度之低,實在連精神領袖亦談不上,他只會每天準時在自己奢華的辦公室裏開香檳享受,大概只有交際應酬的工作,釣到金主財團收購又有天文數字的收入。設計工作上,他最多只說兩句來季想要甚麼風格,之後就交由設計團隊付上一切勞力,這班功臣才是厲害的人物,出色的Made in Italy裇衫及皮鞋系列亦是靠他們跑出來的。最黑暗是他們竟然一直逗著不合理地低的工資,簡直是奢侈牌子背後的血汗工廠,難怪此團隊總是留不住人,不過之後又會有熱血新人慕名加入,準備迎接設計名師的泡影幻滅。
《說說心理話》心理急救II:幾個徵兆辨認身邊人需要心理支援!點樣對情緒進行急救、自我照顧?專家分享穩定情緒小練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