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2019
上萬元名牌手袋未必物有所值!愛袋之人must-know皮革知識
「真皮黎架。」此乃逛時裝、皮具、鞋店時從店員口中聽得最多的,一句強而有力的產品介紹,雖然普遍未會進一步解構皮種、製法之類,但至少反映出材質對貨品價值的影響力。可是真皮就一定矜貴嗎?一千幾百與十萬八萬元的皮具用料跟定價又成正比嗎?今時今日要大眾分辨真皮跟PU、PVC應該不難,總之無毛孔紋路、看起來「膠膠地」的就是仿皮吧。然而事實上真皮也可以相當膠質感,要判斷一件皮具是否物有所值,我們首先要弄清它是頭層(full grain)還是二層(split)皮革。
頭層皮 full grain leather
簡單以一張真牛皮為例,不論是天然植鞣(vegetable tanned)抑或化學鉻鞣(chrome tanned)熟成,表面具有自然紋路的頭層皮(full grain leather)是最為價值連城,纖維密度、通爽透氣及堅韌耐用程度皆屬頂級,面層的豐富紋理與潤澤質感更能使產品變得獨一無二。亦正因如此,牛皮上的血管、筋紋、傷痕也就表露無違,對於皮具工廠而言,裁皮時要避開大大小小的瑕疵、瞄準具天然美之位置來下刀, 更意味著不能依賴機器判斷切割,只能靠師傅的經驗、道行,又難以統一產品標準規範,在成本損耗角度上是pain in the ass,一張淺色、原色皮或許只有六成地方可用,損耗足足達40%, 還未計來貨$4X/尺的高昂價錢,一個皮袋動不動就用上十尺八尺皮,材料成本可想而知。故此於云云時裝品牌當中,僅有少數如Hermès的常駐系列Fjord會用上筋、紋明顯的頭層皮,或是早期的Alexander Wang手袋,皮具名家如Louis Vuitton亦只敢把頭層原色皮用於手挽、揹帶等少部分位置。
反而偏向artisan workshop少量形式生產的皮具牌子會勇於用高價頭層皮,例如英國Bill Amberg的皮革背包,單是蓋面已包含粗至滑兩種紋路,左邊還有幾間筋痕展現著natural beauty。日本代表則有Herz及土屋鞄等多個牌子,如斯不計成功的匠牌一般都很高質素。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