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7/2015
灣仔尋幽探秘 (上)
灣仔,即香港開埠初期所稱「四環九約」中的「下環」。由於位處政治經濟核心的旁鄰,方便提供各類支援服務,逐漸發展成為有主題特色的新舊城區。
灣仔舊區或「灣仔南」,原是平靜樸素的住宅區,地舖以小型印刷店為主,故有喜帖街稱號。八十年代,隨著合和中心的出現而漸起變化。合和中心以強調快捷與廉宜的「滑模方式」(slip-form)建造,故建築外形平坦,不會有甚麼變化。卻由於搶先成為香港最高大廈(六十六層),並設有旋轉餐廳,香港市民視之為香港地標建築!然而,筆者當年設計首座「環境資源中心」時,曾「有恩」於合和集團屬下則樓(英文簡稱WMKY)的衷誠配合,才得以「小屋變大」。今天聽來,有點兒匪夷所思… …
源自政府為推動環保,看中位於皇后大道東的舊郵局。只有九十平米的殖民地式平房,早已不敷應用,遂順理成章把郵局遷出以改為香港首座環境資源中心。筆者接獲這任務的第一個念頭是,那麼狹小的室內外空間,如何引來市民關注呢?
在隔鄰興建中的胡忠大廈,剛有一片戶外空間與舊郵局的地盤相連。筆者靈機一觸,大膽找WMKY商量,嘗試把隔鄰屬於合和地產的空地設計成同一手法,要求他們按我的設計建造那地塊。看起來,便以為新設計的環保中心附設有環保戶外天地。整體大了三倍,較顯眼,易「吸客」。
惟怎樣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怎樣不費公帑卻能運用私人土地?怎樣說服WMKY按筆者設計用於胡忠大廈的公共空間?這是筆者當時年青,抱一股傻勁才能達成的美事。若放在今天,也許已被扣上「官商勾結」的帽子!
環境資源中心的另一個名字叫「環保軒」,是負責監督該項目的環保署官員的好主意,他並把書法老師的對聯置於門前,以展示那時尚未時興的fusion concept。筆者以多元環保概念為設計目標;在室内,不獨保留內部布局,並把原來的傢具盡量重用,包括舊木櫃枱改為服務台,舊郵箱變身為資訊箱,並以「環保」的象形文字作主牆,配合蝴蝶、青蜓紙鳶等裝置,營造一個悠閑舒暢的閱覽空間。
在室外的環保小天地,不獨保留舊磚牆,在引路的牆壁上還裝嵌香港本土動物的圖像,加上拾回來的本土大石頭,本土石礳,以自然風貌呈現純真的本土環保意識。「環保軒」 - 開創了香港活化歷史建築的新嘗試,轉眼已是廿二年的老樣板。當時看來,以為只是「粉飾環保」的偽命題,誰料到今天己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流。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