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09/10/2014

懷念舊中環

  城市由於再造致失去歷史風貌,當中以中環的蛻變,令這個在東方的「小倫敦」,消失於二十年間… 

 

  中環,長久以來是外商的商業據點,尤以英資,更從未間斷重建各自的旗艦項目。在七十年代,大家深信「發展」會帶來機遇,尤其在香港經歷六七年左派暴動、七三年股災與石油危機等導致的經濟蕭條,當時的港人渴望轉變,當然沒有人「阻住地球轉」,更不會站出來保護歷史建築。 

 

  由1960至1980的二十年間,是中環大變身的高峰期,優美的百年古建築隨著重建而逐一消失。這包括英皇大樓、太子行、皇后行、告羅士打行、公爵行、連卡佛大厦、東亞銀行、亞歷山大行、渣甸行、木球會,郵政總局等。上文提及自少已獨自逛街,有幸地曾逛過那些名厦,留下記憶;惟舊滙豐總行卻要待拆卸之前才往觀賞。筆者因從少相信母親的告誡:「不要進入滙豐呀,那裏是不歡迎升斗市民的」,差點無缘欣賞大堂天穹那歎為觀止的手繪壁畫。

舊匯豐銀行與歡迎雅麗珊郡主訪港的A字形竹棚

 

  龍應台教授所解讀的「中環價值」其實早已存在,那環繞皇后像廣場四周的昂貴地段,自開埠以來已被視為英國人或高等華人的活動特區。故而,對於舊中環的「被消失」,或許有小部分「中環人」捨不得,一般市民會認為與我何干!還記得有本地中文報章竟以慶幸殖民地建築終於消失的字眼來形容舊香港會所的拆卸,反映當時社會華洋之間存在矛盾,並不是今天所想像般「崇英」。

舊香港會所

香港會所

 

  有關舊香港會所的拆卸,曾惹起其會員的激烈爭論。一九八零年,儘管當時的古物古蹟諮詢會計劃將其列為古蹟,最後還是被行政局以維修昂貴為理由推翻。為亡羊補牢,管理層為這第三代的香港會所騁請澳洲建築大師Harry Sielder操刀;他的設計秉承其故有特色的曲線造形,整幢建築由內至外同樣以弧型的預應力丁字樑混凝土結構,成功表現柔性的浪漫線條。室內亦展示非一般的藝術品作,這包括英國Turner的油畫,美國女藝術家Helen Frankenthaler 的掛毡,旅港英籍畫家Tilbot 繪製的早期中環寫實巨作,充份體現西方文化氣息。

 

  除上述的香港會所,香港不竞是國際大都會,怎會沒有優秀的現代建築?那要視乎業主的識見與追求,是否願意聘請有創意的建築名師?是否願意作更大的投資?再者,品評新建築的標準不等同欣賞舊建築的細琢精雕,更需要切入現代觀點:包括設計創意、虛實對比、線條肌理、綠化環保等元素作專業判斷。這欄目名為「建人見緻」,目的把香港精緻的舊建築及新視點,給讀者温故知新;更强調美醜必有其客觀標準,絕非「見仁見智」!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

Fall in Fall

You May Also Like
#Art & Culture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