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2/01/2018

設計──風格顏色以外,還有甚麼?

  「設計採用北歐風格……配以線條獨特的特色牆……以木紋強調溫暖感……巧妙利用鏡營造空間感……」扭開電視,看到有關設計的節目,不禁懷疑這些「設計對白」可以隨時回收洗牌重用也沒有人察覺。

 

  香港居住環境小,每一個住宅設計的大前提必是「營造空間感」;大部分人都想家的感覺是溫暖的吧;如果不做點有特色的「特色牆」和加入最時髦的「北歐風」,設計師怎麼收設計費。似乎除了風格、用色外,大家再沒有更深刻的觀點或評論。情況就好像幾年前的飲食節目,每一次的對白都是「好有口感」和「同我平時食開嗰啲好唔同」。單憑這些設計節目認識設計的話,漸漸會覺得設計師就是(或應該是)那些熟悉設計對白和設計術語的人。

原研哉 《設計中的設計》

  我認為設計是一門需要訓練和經驗的專業,但同時也同意每一個人也有能力做好的設計。設計所解決的是貼身生活題目,可以高深也可以簡單。因此,設計這專業的界線是很模糊的。 以前的設計師還可以拿一手漂亮的freehand sketch震懾一下人,可現在每家每戶都有photoshop和sketchup,手繪草圖這種古老東西早已被淘汰。當今天每個人都有做設計的技術時,抓狂捍衛這模糊的專業,相信是很多香港設計者每天面對的掙扎。當自己也很難說服自己設計的價值何在時,唯有把簡單膚淺的東西用一堆似懂非懂的術語包裝輸出,令自己不至淪為客戶服務員或繪圖員。

後藤武、佐佐木正人、深澤直人 《不為設計而設計=最好的設計》

  那麼所謂設計者的專業界線應該怎麼定義?除了顏色、風格外,應該如何評論和怎樣判斷好設計和壞設計?或者我們缺乏的只是有關設計更深入的討論。設計可以是非常理性,它可以是高明簡潔地一次過解決一系列的日常問題;它也可以很感性,可以用各種手法觸動人心或引發啓思。佐藤可士和在《超整理術》一書中形容設計者的其中一種能力為「問診」:把一系列的議題和資訊整合,透澈地看出用者真正的需要,然後製煉出適當的藥方。雖然這個比喻很貼切,但把設計能力形容為「問診」或許暗示了用者必需要有「病」才需要設計。沿用上面的比喻,設計者可能更像一個廚師,他們不需要每次都追求創新獨特,只是好好地用優質的材料和一絲不苟的技術調理出令人滿足的料理,已經是很好的設計。廚師有法國藍帶也有家常小廚,設計師亦同。或許我的媽媽能煮一手好餸,但這不動搖廚師的專業和必要性。有關吃的,我們開始講究營養和食材,煮法和配搭,以至相關的飲食文化等等。有關設計的,我們是否都可以嘗試討論得深入一點?

佐藤オオキ《!的設計》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Fall in Fall

You May Also Like
#Home Idea #Art & Culture #設計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