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2022
《觀星悟道》:嶺南畫派傳人劉孟寬,在孜孜追求中悟出藝術真道
上周,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上,香港本土畫家、嶺南畫派第三代傳人劉孟寬先生的一幅《觀星悟道》綻放異彩,吸引了眾多藏家的目光。畫中星星的一點微光,令菩提樹下悲天憫人的釋迦牟尼大徹大悟而成佛,意境空濛悠遠。而以飄逸雋永書法題寫的大段《心經》發人深省,令觀者心中豁然開朗。
劉孟寬對藝術的渴求一往情深,年青時就毅然捨棄一切,追隨嶺南畫派第二代大師之一的楊善深先生習畫,將繪畫作為終生事業。在沒有捷徑可循的藝術之路上,以大自然為師,注重寫生,強調生活體驗,是劉孟寬走過的踏踏實實的路,也是嶺南畫派有別於傳統的法寶。在與藝術相伴相隨的苦樂人生中,劉孟寬深得楊善深的肯定與讚賞,並作為入室弟子協助楊善深、關山月等大師講學於哈佛大學等美國名校,共同致力於將嶺南畫派的精髓在國際上弘揚推廣。
劉孟寬藝術視野開闊,他的畫作既保持了傳統中國繪畫的筆墨特色,又融入了西畫色彩鮮艷明亮,水份淋漓、暈染柔和勻淨的表現技法,體現出吸收海外畫風而發揚水墨畫的嶺南畫派一貫的革新理想。從劉孟寬數十年的作品中,不難看出嶺南畫派一脈相承的美學追求:自然界的花卉樹木在劉孟寬的筆下清雅脫俗,更在耳濡目染中汲取了楊善深確立的「枯梗中見豐潤」的「楊派」意趣;禽鳥走獸魚虫,在大自然中或恬淡閒適,或生機勃勃,趣味盎然;以嶺南手法呈現的名山大川,筆墨勁爽豪縱,而現代畫法的雪嶺奇峰,則氣格雄渾,墨彩紛華,所有的佳作都有著高潔而又美好的藝術特質。
正如「創新」是嶺南畫派永恆的主題,2013年風格獨具的創新之作《晴午》,標誌著劉孟寬創作生命的新高度。精簡新穎的構圖,嫻熟流暢的運筆,栩栩如生的小蟲,一枝獨秀的美人蕉躍然紙上。有道是「水墨勝處色無功」,脈絡分明的淡墨,正好營造出晴午間的恬淡閒寂,其呈現出的文學性和趣味性,正是這幅佳作值得令人細品之處。自此之後的《梁祝之化蝶》、《蜀道難》、《赤壁懷古》……無一不散發著詩一般的氣韻和淡雅的文人情懷。歷史敘事的元素,重大題材的開拓和時代精神的體現,劉孟寬逐漸形成了具有個人風格的繪畫新格局,並在歷年的佳士得拍賣中屢創佳績。
除了在藝術追求上精益求精之外,劉孟寬一直在文化歷史和哲學、佛學方面提高自我修養。最新作品《觀星悟道》,就是受到釋迦牟尼觀明星而覺悟成佛的啟發而成畫。哀憐百姓疾苦的王子,在恒河邊的菩提樹下打坐,苦苦向天追問解決心中疑慮的答案,不能覺悟誓不起坐。已經是第七天了,月亮沉下去了,天快要亮了。釋迦牟尼抬頭望向朦朧的東方天空,閃耀的晨星出來了。王子心中頓然明亮,大徹大悟而成佛。
佛陀(Buddha)的意思是「覺悟者」,即徹底覺悟宇宙和生命真相的人。「也就是說,任何人只要覺悟即可成佛。明星永遠存在於天際,永遠為有能力覺悟的人提供契機。」劉孟寬將佛祖被星光引領,悟出真道的這一瞬間以詩意的手法呈現。畫中迷離的星暈無限擴散,宛若引領著仰望星空的芸芸眾生,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在生活中學習慈悲與良善,從而生命得到自在。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