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一分鐘閱讀 - 李怡
22/04/2016

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Reading

  不久前,我在這裏介紹過著名學者漢娜·鄂蘭的書《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特別是她的「平凡的邪惡」理論。這本書講鄂蘭1961年在以色列觀察公審二戰的戰犯艾希曼的體驗。

 

  艾希曼是前納粹負責運送猶太人去死亡之路的主要負責人。他並非對猶太人有多大的反感或深仇大恨,而是一位如鄰家大叔般的平常人,執行大屠殺就像公務員在執行一般的公務一樣。鄂蘭描述他在法庭的最後陳述:「他從來沒有憎恨過猶太人,也從來沒有殺人的意願,所有的罪行都是來自對上級的服從,而服從應該被譽為一種美德。他不屬於統治階層,只是個受害者,受罰的應該是領導階層。艾希曼說:『我不是那個被打造出來的禽獸,我是謬誤的犧牲品。』」

 

  艾希曼和許多納粹分子的服從「美德」(如果這是美德的話),帶來人類大規模的種族滅絕災難。

 

  因此,服從是美德嗎?服從是人性嗎?人類種種活動都是依靠命令與服從去執行與完成的。面對違背自己心中的道德價值判斷的權威命令,一個人會服從到什麼程度?又或者會作出反抗到什麼程度?在艾希曼經耶路撒冷大審被判處死刑後,身為猶太人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史丹利‧米爾格蘭(Stanley Milgram, 1933-1984),開始反思權威與服從之間的關係。為此,他在實驗室中進行了一系列挑戰人性的「電擊實驗」。實驗的目的在於想知道人類會無視結果、服從權威到何種程度。實驗的結果徹底改變了我們對道德與自由意志的看法。米爾格蘭的實驗和研究,出版了一本書記述。書名是:《服從權威: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Obedience to Authority: An Experimental View)。

 

  米爾格蘭生於1933年,英年早逝於1984年。他在哈佛大學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隨後擔任大學教授。於耶魯教書時主持了知名的「米爾格蘭實驗」(Milgram Experiment),探討人對權威的服從性。

 

  實驗以一組三人進行,真正受試者擔任「老師」(Teacher);一人擔任「學生」(Learner),由演員飾演,假裝遭電擊而發出痛苦慘叫聲;另有一個擔任「權威」角色的「實驗者」(Experimenter)。「老師」與「學生」分處兩個不同的房間,只能透過對講機溝通,學生答錯時,老師將給予學生電擊懲罰。隨著犯錯越多而電擊的強度越大。當受試者老師想停止實驗、不再電擊時,權威「實驗者」會照下列順序催促:●請繼續。●這個實驗需要你繼續進行,請繼續。●你絕對要繼續進行。●你沒有選擇的餘地,你「必須」繼續。

 

  由演員擔任的「學生」假裝每增加電擊強度就表現更痛苦,但受試者「老師」並不知道電擊是假的,他看到學生越來越痛苦的表情,想停止實驗,但絕大部分的受試者都無法拒絕不正義的權威命令。

 

  經過十九次實驗,參與人數多達一千人,結果說明人類有服從命令的傾向,完全無視於他們的所作所為會造成甚麼傷害或後果。 

 

  服從的本質是甚麼?服從的本質就「在於一個人把自己視為他人期望的工具,因此不再認為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換言之,服從除了不會思辨自己的行為以外,更深沉的意涵在於規避自己的責任與自主性,而選擇追隨強人或威權,這或許是民主政治最大的敵人,即所謂「逃避自由」。

 

  在傳統的教育環境裡,身為學童,我們都學過而且體驗過這一連串的校規:除非老師准許你站起來離開座位,否則你必須乖乖坐著;發言前必須先舉手,老師同意後你才能說話;不能跟老師頂嘴,也不許抱怨。這些行為規則深深灌輸到我們的腦海裏,即使我們長大成人之後,它們依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就好像我們身上永遠掛著一個牌子,提醒我們要服從權威。然而,不是所有的權威都能做到正義、公平、道德與守法,我們從未受過清楚的訓練,讓我們明辨正義與不義的權威有何關鍵的不同。正義的權威值得尊重與服從,甚至於毋須太多質疑,但不義的權威應該會引起大家的疑慮與不滿,最終引發挑戰、反對乃至於革命。

 

  在強調人權保障的民主國家,所謂支配服從的關係,需要檢視其正當性的基礎。法國作家卡謬(Albert Camus)主張:「我反抗,故我們存在。」反抗即代表著一種新的存在抉擇,而不是默默地服從各種既存的倫理價值。要避免「邪惡的平庸」,端視我們是否能針對各種支配服從關係,進行思辨,若認為「邪惡」即須反抗,才有新的存在可能性。

 

  服從是個稀鬆平常的東西。然而,如果不能正視服從在形塑人類行動上扮演的角色,那麼許多重大的行為將無從理解。一個由衷厭惡偷竊、殺戮與攻擊的人,如果是奉命從事這些行為,他的內心也許會相對輕鬆。要一個人自動自發做出惡劣行為確實無法想像,然而,如果有人下令他這麼做,他或許會毫不猶豫地執行。《服從權威: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這本書引領我們思考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巨大難題:

 

  一直被教育成必須服從權威的我們,能否明辨「正義」與「不義」的權威有何關鍵差異?能否挺身反抗不義權威?抑或是,只要命令來自看似正當的權威,人都會服膺甚至盲從呢?

 

  從德國納粹大屠殺、ISIS恐怖攻擊,乃至製造黑心食品的大企業等,究竟是權威殺人,抑或是,由許多平凡人共同犯下的集體罪惡?

 

  米爾格蘭的實驗與論述,提醒我們重新審視人性的本質、道德的意義,深入思考何謂是非善惡,他並提出警訊:當人在整個邪惡行為鏈中只擔任某個環節,且距離行為的最終結果很遠時,人在心理上很容易忽視自己應負的責任,甚至完全沒有人性。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服從權威: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作者:史丹利.米爾格蘭

由:經濟新潮社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21/07/2023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讀米蘭.昆德拉的語錄,從塵世陷阱中掙脫開來

#Reading #Art #米蘭.昆德拉 #語錄 #自由 #閱讀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小說不是作家的懺悔,而是對於陷入塵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這是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寫下的話。對於人生的探索,似乎總是一個很大的課題,讓人產生離自己很遠的錯覺。但其實,人無時無刻都在做選擇,儘管是迷茫之際,也是一種選擇。

 

  「塵世陷阱」,一個既尖銳又貼切的形容。就像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總有種毀滅過後的重生,對於生命價值的意識有著強烈的慾望,然而在找尋出路時,總是要在「究竟要做甚麼」的困境中先走一遭。可人只能活一次,無法與前世的自己作對比,同時又要為未知的未來做決定。

 

  2023年7月12日,米蘭.昆德拉去世了,享年94歲。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都無限重複,我們就會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恆上。這一想法是殘酷的。在永恆輪迴的世界裡,一舉一動都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

 

  米蘭.昆德拉一生寫下多本具有影響力的小說,多次入圍若貝爾獎,卻次次都擦身而過,但這並影響他藉著文字/小說與世界作聯繫。

 

  米蘭.昆德拉在1929年出生於捷克,後來因政治因素流亡到法國;1979年,他在法國完成他的第一部小說《笑忘書》,以「布拉格之春」下的捷克斯洛伐克為背景,書寫七則看似互不相連的故事,寫下「笑」與「忘」。1984年,他發表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無疑是他最具影響力的小說之一,被翻譯多達20種語言,更被一度拍成電影《布拉格的春天》,而書中的「媚俗」更一度成為文藝青年的流行語。兩本小說都訴說了捷克人如何在蘇聯佔領時期下的生活,困境與適應、適應與困境……有人說,懷念米蘭.昆德拉的最好方法就是閱讀他的作品。不管是他抒情的詩,還是充滿思緒的小說,他都一直在困境中尋找出口,也在尋找自己與世界的關聯。

 

  米蘭.昆德拉也如千千萬萬的我們一樣,有順利之時,也有陷入窘境之際,然而在所謂的「塵世陷阱」中,又該如何面對呢?在進入他的筆下世界之前,不如先讀讀來自他小說中的語錄,閱讀他對於自由、告別、選擇、人生的思緒,在糾結中,掙脫開來。

 

#1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不能其為自我。

 

#2
追求的終極永遠是朦朧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3
當人們垂死,死期將至,每一刻都彌足珍貴,便沒有時間可浪費,去回憶甚麼了。— 《無知》

 

#4
最糟糕的不在於這個世界不夠自由,而是在於人類已經忘記自由。 ——《生活在他方》

 

#5
推動我們一切行動的東西卻總是根本不讓我們明了其意義何在。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6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7
生命就像一場盛大的宴會,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地必須出席這場無意義、空洞虛無、無所謂的宴會。 —《無謂的盛宴》

 

#8
假如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麼我們至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著。

 

#9
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望。—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10
生活,就是一種永恆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堅定存在。 — 《被背叛的遺囑》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