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指
  • 22,977
  • +361
  •  大市成交 3,386億
  • 期指(夜)
  • 22,791
  • -205
  • 低水186
  • 國指
  • 8,475
  • +152
  • 紅籌
  • 3,824
  • +17
  • 科指
  • 5,639
  • +140
  • 上證
  • 3,324
  • -31
  •  成交 6,968億
13/01/2023 17:01

【通關復常】畢馬威中國:通關及放寬入境限制助提振香港銀行業

  《經濟通通訊社13日專訊》畢馬威中國發表《2023香港銀行業展望》表示,銀行業將持續面臨環球經濟環境的挑戰,例如高息口、通脹升溫以及縮減開支的需要,恢復通關和放寬防疫限制象徵香港銀行業邁向復常的重要一步,中國內地現時的金融改革亦將鞏固香港作為國家金融中心的地位。 *息口上升有利淨息差,惟關注縮減開支降成本*   畢馬威中國銀行業及資本市場香港主管合夥人宋家寧表示,隨著今年1月份所有旅遊限制和社交隔離措施的取消,銀行業界現時對前景趨於樂觀,憧憬2023年內可真正恢復業務。  息口上升為銀行業帶來更高的淨息差,但隨著經濟前景轉淡,銀行業未來一年仍將更加關注如何縮減開支,以降低可持續成本收入比,並提升盈利能力。畢馬威中國銀行業高級合夥人馬紹輝(Paul McSheaffrey)表示,聯儲局致力以加息遏制美國通脹,並將會繼續積極實施有關政策。在經歷了多年的低淨息差環境後利率持續上升,預計淨息差將進一步擴大,有利銀行業務發展,但香港的經濟環境將會影響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費用收入。 *香港銀行業面臨更多監管及強制性披露要求*   報告又指,今年銀行業將要緊貼監管發展,主要的監管措施包括設立虛擬資產服務供應商發牌制度。除了新法規,另一關鍵趨勢是強化市場監督。隨著監管科技(SupTech)興起,監管機構可以更精準地使用數據,讓銀行和其他金融營運商降低風險。在氣候風險管理方面,香港銀行業也將面臨更多監管和強制性披露要求。承諾實現淨零排放的銀行除了需要降低自身的排放,同時亦需要為推動實體經濟減排提供融資。  畢馬威中國認為,香港作為具有獨特內在優勢的環球金融中心,在中國內地40多年的開放過程中一直扮演進出門戶的角色,並將在未來繼續發揮作用。未來一年銀行業雖將面臨挑戰,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不會減弱。(bi)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備註︰

即時報價更新時間為 18/02/2025 17:59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股票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