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7 08:00:00

共創智齡城市(蔡美碧)

除了高、新科技飛躍發展外,廿一世紀最重要的趨勢之一就是人口老化。在2013年,聯合國的全球人口老化報告顯示;已發展國家的人口老化的速度由1950年的12%,到2050年將達到約33%;發展中國家則由1950年的7%,將達到2050年約20%。換句話說,已發展國家人口老化的速度來得更快。從2015年到 2050年,全世界60歲以上的人口會翻兩翻, 由12%增加到22%。到2020年, 60歲以上的人口比5歲以下的孩童要高。雖然人口老化在已發展國家開始,但現在連發展中國家也面臨快速老化。到本世紀中,中國、智利、伊朗、俄羅斯等國將會有30%的人超過60歲。如何應對如此龐大又無可逆轉的現象呢?

 

退而不休 活躍頤年

 

智齡在個人層面而言是指豐盛、健康及有質素的退休和晩年生活。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普遍教育水準提高,經濟基礎較我們的父母輩為佳。科技和醫療的進步,令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也變得愈來愈好。由於人均壽命延長了,從退休之年到老老階段,中間可能有數十年的光景,比年輕時的工作日子還要長。如果能保持活躍的心態,不只是從事個人的消閒活動,而是持續參與社會、經濟、文化與公眾事務等,更能提升生活素質。

 

1889年,德國總理卑斯麥創建了由國家提供退休金的制度,並把65歲定為退休年齡。最近五六、十年紛紛被現代工業化國家廣泛採用。在1981年以前德國一直都是長者人口比率最高的國;自2004年起,日本就超越德國,成為全世界長者人口比率最高的國家。世界各國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和勞動力的下降,都在對退休年齡做出調整,延遲退休基本已經是世界潮流。德國現在已實行彈性退休制度,讓公民在55歲時可自願選擇將工作時間縮減至一半,並領取原工資的82%。這意味著在法定退休年齡制度下公民可以選擇提前退休,這種退休過渡計劃讓中年人士可以自主地選擇就業或退休,或兩者結合。德國聯邦統計局最近一次人口調查報告顯示,愈來愈多的65歲以上老人仍在繼續工作,並積極投身社會活動。

 

大部份人都希望退休後能夠有事情可以做,不祇可以重拾個人的信心和尊嚴,還可以釋放人力資源,紓緩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大家可按照個人的專長、興趣和經濟環境,來決定退休後要做甚麼事。有些人確實需要有薪資來維持生活,甚至創業。有的可以做義工、導師,把寶貴的經驗和人際網絡傳承給其他人,藉此帶動社會大眾一起參與公眾事物的風氣。

 

商界參與經營未來社會

 

德國汽車業巨擘BMW於2011年啟用位於德國南部Altstadt鎮啟用了一座全新的工廠,負責裝配汽車底盤與後軸齒輪箱組件。其創新之處是所有員工的年齡都逾50歲。這個計劃是公司因應德國技術工人短缺和人口老化而提出的解決方案。工廠全面採用人體工學設計的工作站,為每位員工提供額外的護背、安全鞋、防滑木質軟地板與橡膠舖墊等長者友善的工作環境。採用符合人體工學的扳手和座椅、活動式工具推車,讓員工在取用工具時,不需大幅伸展手臂或身體。工廠還為這些眼力大不如前的資深員工加強照明,並提供工作用放大鏡作輔助。廠內設有健身房,有教練指導員工在空檔時間做運動;還有提供營養饍食的餐廳。整體的工作步調也較輕鬆。

 

這座以資深員工為主體的工廠是世界首創,主要目的是為了留住公司的重要資產- 老員工。BMW有鑒於技術工人荒,也不想讓這些老員工們多年來所累積的寶貴經驗平白流失掉,所以投放如此多的力氣,實現公司所提出的:「為明天而設計(Today for Tomorrow)」 的理念;並希望將這個資深員工計劃進一步推廣到所有德語系國家的裝配線上。商界有豐富的資源和改變社會的能力,定能為建立智齡社會而出一份力。

 

韓國的一些企業內部通過專設 「退休援助中心」,為員工提供相關教育和諮詢服務。一方面,為員工提供退休後所需的各種資訊與知識,包括財務、健康、人際關係、休閒活動、社會參與、退休及老化意識、住宅、法律知識及各種服務資訊;另一方面根據員工個人的選擇,提供再就業或創業指導,內容包括了個人特長分析、簡歷製作、模擬面試等,也包括制定求職戰略並予以實踐指導。創業教育的內容包括創業計劃、創業程式、收益分析、商圈分析、小資本創業等。除了講座,還有一對一的諮詢服務以及成功案例介紹,為即將退休的人開闢了一個新的天地。同樣,政府公共部門也和企業一樣提供轉職援助服務,讓退休人員儘快找到合適的新工作。

 

日本雖是世界第一長壽國家,但該國富有健康活力的長者比比皆是,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人仍有很強烈的工作意願,願意以不同的僱用模式貢獻社會。日本也採取階段性延後退休年齡政策。政府採取開放務實的態度,廣納各方意見,由勞僱雙方及代表公共利益的「學者實務專家」等三方所組成的勞動政策審議會經過充分討論後達成共識,再制定成具體可行的政策。

 

長者友善城市

 

此外在地或居家安老(ageing in place)、長者友善城市(Age-Friendly Cities)等概念,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策略。安老照護不再以機構式和集體式為主,而紛紛發展居家式及社區式的服務,讓長者盡可能留在他熟悉的家中或社區中;綜合和個人化的照護更能迎合21世紀長者的需求。我們要擺脫舊日的思維,以系統性和革新的方式去迎接愈來愈多健康活躍的中老年人。

 

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全球長者友善城市,指有助推動積極人生的一個共融和便利的社區環境,並訂出八個指標。 其中包括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和大眾運輸,即指行人道、照明設備、無障礙的生活環境,令長者可以安全走動,能促進獨立自主和健康的生活。其三是長者者住宅,包括運合科技和設計,建造合適的傢俱、佈置、燈光等。其餘五項是指社會參與、敬老與社會融入、工作與志願服務、通訊與資訊,及社區與健康服務。當中涉及許多商界和專業人士的參與,如地產商、建築師、承建商、設計師、醫護人員、物理治療師、社工、科技人員等,不光是政府或某個行業就可承擔所有的規劃和工作。

 

跨界別合作

 

香港是緊隨日本之後,成為世界第二老化的城市,對公共衛生和社會照護制度、勞動力、財政預算等有深遠影響。政府一直推動商界共同回饋長者,透過長者咭計劃,為長者提供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商品和服務優惠,還有嶄新的長者專門網站「長青網」,提供一站式的長者服務和市場資訊,這些措施均有助長者活躍於社區,促進社會和諧。

 

政府帶頭推動固然有重要的倡議作用,香港更需要凝聚政府、有社會目標的商界企業、社會服務機構、學術界、科研界、慈善基金等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建立長遠發展的公私營合作夥伴關係,動員社會各界提供嶄新的應對。我們要把握時間,鼓勵科技的應用,刺激上下游企業開發嶄新的技術及產品,吸引更多人為建造智齡社會而創業;並要積極搭建楷梯,培育和累積人材,推進養老產業多元和優質化,共同承擔人口老化的前景。

 

在人口老化的浪潮下,如何透過科技、醫療、及各類智齡產品,提高老化過程中生活的素質,成為重要課題。將於本月三十至三十一日在灣仔會展舉行的「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將探討如何透過應用科技、商業營運、優化服務等主題集思廣益,建構香港成為「智齡城市」。各界朋友可認識和體驗先進的產品和服務,為退休和老齡生活作出更好和充足的準備。國際老齡聯合會秘書長Jane Barratt博士將於一月三十日上午在會場上作主題演講 。請即登入www.goldenage.foundation/summit-registration報名參加。

 

國際老齡聯合會是一個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宗旨是分析、傳播有關長者的政策和措施,並帶動積極的改變,以提高人民的生活素質。圖為秘書長Jane Barratt博士。

「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探討如何建構香港成為「智齡城市」

 

作者為仁人學社副主席

Ryyy1515@gmail.com

 

原文刊於信報

【你點睇?】上海有女子赴瑞士接受安樂死,引網民熱議。你是否支持安樂死?► 立即投票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