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救市#今日焦點股
2024-09-11

基建發債開新局,透明規範增信心

  政府昨公布新一批銀色債券細節,至少4厘派息率應能令廣大長者皆大歡喜。今次是特區當局首度援引新框架,借錢支持大型基建工程,應竭力做到資訊透明,釐清投資規範,維持外界對官方恪守財政紀律的信心。

 

  雖然港府第9批涉款最多550億元的3年期銀債,保底息率比去年低了1厘,但無損吸引力,因為聯儲局尚未減息,不少本地銀行其實早已調低港元定期儲蓄利率。

 

銀行早減存息 銀債吸引力高

 

  而且,即使持有人需要提前套現,政府仍將以原價加相應利息贖回。每手全期可接近零風險賺取至少1,200元,有分析形容是「益長者」。

 

  誠然,信貸評級與港府看齊的市建局,上月曾發3筆合共120億港元的債券,以支持重建項目及一般營運用途,息率低至3.35厘,機構投資者依然超購近1倍,意味政府有空間「慳吝」一點。

 

  財金當局仍願高息舉債,顯然希望進一步搞活本地債市,更要為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所公布的「基礎建設債券計劃」打好基礎。受新冠疫情衝擊,庫房儲備近年反覆收縮,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遂提出,發債推動有利長遠發展的大型基建,以緩減現金流壓力。

 

  按政府本月較早前揭盅的框架顯示,基建債所募資金可用於港口及機場發展、建築物,以及渠務等共9個類別。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進一步指出,初步甄選了中九龍幹線主體工程、洪水橋/廈村第二期發展、黃大仙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合計3個民生相關合資格項目以供參考。

 

  局方承諾,未來將特別就募集資金用途、項目評估與遴選機制、資金管理安排,向投資者和市民發布相關資訊,包括每年發表經督導委員會審視和核准的《基建債券報告》。

 

  顯而易見,特區政府敲定了不少條款,冀提升發債透明度,應有利吸引須按照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等眾多原則來調撥資產的財金大行,購入本財年料約500億元的機構部分基建債。

 

  然而,當局能否令市民大眾確信借來的「公帑」今後能用得其所,並且說服信貸評級機構本港仍謹守財政預算量入為出的基本原則,可能尚待觀察。

 

借錢未必可用 星自我限制多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料,香港的政府債務去年佔本地生產總值6.1%,遠低於新加坡的167.9%。特區當局不時以此證明,本港就算加碼借入私人資金,仍然不算「發債度日」。

 

  不過,必須留意,新加坡要求政府達致平衡預算,國債政策挑明不可借錢應付經常性開支,絕大部分債務僅為建立孳息曲線和滿足公積金需要借入,只能作為儲備,不能動用。

 

  當地國會前年通過的「國家重大建設借貸法令」(SINGA),可用於發展新地鐵線及應對海平面上升,毛額為900億坡元(約5,737億港元),可說比本港立法會為基建債及可持續債所通過、可藉不斷贖債來避免觸及的5,000億港元淨上限,略嚴格一點。當地還訂定了基建使用年期必須能超過50年、由政府全資擁有等香港所沒有的借款前提。

 

  對於務求安享晚年的長者,銀債的實際回報,肯定要比特區政府的用途重要,新一批債券應毫無懸念將獲熱烈認購,但從公共財政可持續性來看,政府可能要思索,應否為可發債支持的基建,釐定更全面客觀的準則,且致力清晰地臚列不同債券實際用途、實時債務餘額等等,方便各界參考和監察。

#信心#財政紀律#派息率#規範#首度#維持#資訊透明#釐清#大型#皆大歡喜#聯儲局#借錢

相關資料 - 

信心

異動股

03669

永達汽車

2.050

異動股

03070

平安香港高息

30.080

異動股

02846

安碩滬深三百

28.020

備註︰

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15/11/2024 17:59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最新專題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