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救市#今日焦點股
2019-08-15

香港有幾膠?民間與企業齊「走塑」

 

政策篇:本地缺大型處理工廠 回收塑膠無處容身

 

  自2009年7月7日正式推出膠袋徵費計劃,隨身帶備一個購物袋,已成為香港人近十年的習慣,首階段徵費在連鎖及大型超市、個人護理用品店、便利店等實施,同時只限背心膠袋,因此在政策實施初期,超市膠袋數量大減八、九成,然而放在新鮮蔬果部隨消費者免費自取的平口膠袋,用量大幅增加,引來不少爭議。政府在2015年4月1日全面推行袋徵費計劃,涵蓋售商戶,收取的膠袋費不再需交給政府,而是商戶自行保留,整體膠袋用量卻不跌反升。

 

 

商戶派平口袋難規管

 

  參考環保署每年公布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膠袋在本港所有塑膠垃圾中仍佔大多數,數量雖曾一度減少,但近年有回升跡象,2017年每日平均有793公噸膠袋被運到堆田區,相等於大約1,200多萬個膠袋,全年達44億個,較前一年增加近15%,2016年的數量又較2015年增加6%,數字反映在減少膠袋用量上的成效不彰,環保署當時解釋,升幅主要來自垃圾膠袋、透明衣服膠袋、小食包裝袋等。

 

  在部分情況可獲豁免之下,商戶濫發膠袋的情況每日發生,試回想,每次在超市購買冷凍食品,可以「換來」多少平口膠袋,最終有多少可以重用?根據環保署2017年的數據,被棄置的平口膠袋達6.8億個,而餐廳和熟食店類別的膠袋棄置量也多達逾4億個 。

 

  計劃實施十年以來,問題仍多,政府原定在今年中至第三季檢討計劃,包括提高每個膠袋徵費至每個1元,同時平口袋列入規管,但至今仍未公布相關消息。

 

固體廢物費實施無期

 

  在購物膠袋、包裝膠袋等以外,膠餐具、膠樽都是主要的塑膠廢物,前者如果是用過之後清洗不乾淨,實在難以回收,因此本港主要的塑膠回收仍以膠樽為主。不過,本港沒有大型處理塑膠廢物的工廠,大部分回收塑膠送到本地回收場,只是壓縮打包送往內地,因此自從內地限制垃圾入口之後,本地回收塑膠變成無處容身,最終被送往堆填區,塑膠回收比例近年亦有所下降,2017年的回收量為11.5萬公噸,2016年為12.6萬公噸,與2012年的31.6萬公噸比較,減少一半以上。

 

  另一方面,醞釀多時都市固體廢物徵費計劃,按照程序已完成二讀,正在立法會法案委員會審議中,政府原意在上個立法年度三讀通過後,進入12至18個月準備期,然後在2020年底實施。不過,法案本身具有爭議,部分建制派對草案「不收貨」,草案要順利獲得三讀通過本身已不容易,而立法會因《逃犯條例》修訂的爭議,自6月中開始休會,原定的會議要延至10月復會再開,以目前形勢,條例能否如期在明年實施仍是未知數。環保署回覆稱,當局將繼續全力配合都市固體廢物徵費計劃的審議工作,另會探討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是否有需要作任何調整,亦有意見提到現行主要針對食物衞生而設的豁免,特別是關乎盛載冰凍或冷凍食品,是否有需要收緊,當局將循這方向檢視計劃成效,以考慮是否有進一步改善空間。

 

紙飲管=環保?

 

  近年香港人聽過最多的環保「口號」應該是「走飲管」、「走餐具」,食肆、咖啡店先後公布不主動向食客派膠飲管,但食客可主動要求索取,一度引起過不少爭議,包括批評商家「假環保」,只為爭取「道德高位」,並非真正為環保出力,又指實際上無助減少減飲管,更不時有食客與店員爭執的情況。

 

 

  部分食肆改用紙飲管代替,但批評聲未有停止,包括飲管不耐用、膠杯蓋同樣不環保、紙飲管不能回收等,英國麥當勞今年轉用紙飲管後,曾有食客在網上發起聯署,要求重用膠飲管,原因是紙飲管被飲料溶解,口感奇怪;日前英國麥當勞更承認,品牌使用的紙飲管材質太厚,不能回收循環再用,較膠飲管的更難再造。

 

#塑膠#膠樽#循環再造#回收#環保生活#垃圾

相關資料 - 

塑膠

異動股

02688

新奧能源

54.050

異動股

02556

邁富時

119.900

異動股

02828

恒生中國企業

74.200

備註︰

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01/11/2024 08:44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生財有道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