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15-08-20

【互認開跑-專訪】上投摩根:南下基金優勢在「本土團隊」


  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自7月1日起實施,基金互認對兩地資本市場的影響,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不過,作為「南下」先頭部隊的一份子,上投摩根副總經理陳星德在接受《經濟通通訊社》專訪時指,比起增量資金對股市的刺激作用,或者基金公司的短期業務增長,基金互認對基金市場和兩地投資者的長遠意義更為重大。
 

上投摩根副總經理陳星德指,基金互認對基金市場和兩地投資者長遠意義重大。 (經濟通駐滬記者吳天佑攝)

  
未來一兩個月申請或有進展
 
  從7月初開通至今近兩個月,基金互認尚未有基金獲批,上周五(14日),中證監在記者會上透露已受理12隻「北上」基金的申請,而上投摩根的3隻南下產品暫亦未獲香港方面正式批准。陳星德坦言,獲批的具體時間還未知,但香港證監會已在審核公司的產品。「相信未來一、兩個月內會得到實質進展的消息。」他說。
 
  假如首批北上和南下基金都已通行並開始銷售,分析普通預期,基金互認將拓闊資金進入A股和港股市場的渠道,從而促進流動性和提振股指表現。陳星德認為,根據滬港通經驗,基金互認的雙邊各3000億元人民幣額度不會快速用完。換言之,互認資金固然能對市場起到正面作用,但其程度仍然有待觀察。
 
南下更著重品牌建立
 
  作為首批南下的內地基金公司,上投摩根預期互認將能為業務帶來「一些增長」,不過陳星德沒有作具體增長率的預測,並強調上投摩根南下的目標不是要獲得快速或大幅增長。他認為公司更著重透過基金互認進行投資者教育、市場推廣、品牌建立,讓香港投資者多了解內地基金產品。「公司更著重長遠發展。」
 
  早於2013年中港基金互認小組成立時,上投摩根便已加入小組研討互認細節。陳星德指出,內地與香港基金市場不管在銷售、市場推廣,法制、信息披露,還是結算、後台運作等技術層面都有不少差異。基金公司在異地逐鹿,不僅能拓寬客源和產品品種,更可累積跨境業務經驗,並且與當地同業合作交流。
 
北上基金可分散A股風險
 
  而對投資者而言,基金產品的選擇自然變得更豐富。
 
  「香港投資者將可以買到真正由內地本土團隊操作的基金。」陳星德認為,中國經濟在轉型過程中,增長動力正由大企業逐漸轉向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而以往通過QFII等機制投資內地的境外基金對這方面的覆蓋並不多。相比之下,內地基金經理更能緊貼經濟轉型,在這方面的優勢較明顯。
 
  另一方面,最近人民幣兌美元大幅貶值,陳星德建議在美元升值的周期,內地投資者可多配置一些海外產品。海外資產種類較豐富,亦可分散A股波動性較大所帶來的風險。上投摩根的基金互認拍檔,並且持有公司49%股權的摩根資產的3隻北上產品中,便有一隻是亞洲區債券基金。
 
正了解香港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A股市場的「大上大落」未必符合香港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陳星德亦承認,這是上投摩根的唯一擔心,公司也正透過不同渠道了解香港投資者的接受程度。此外,最近的A股股災確實對公司業務造成了較大影響。「沒有影響是假話。」
 
  而且與2007年大市「轉熊」不一樣,今次股災跌勢明顯較急,並且伴隨大量股票停牌,出現了2007年沒有的流動性問題。但陳星德強調,公司團隊的操作非常小心,所以沒有出現較大風險,而且上投摩根成立至今11年間已經歷過牛熊市,投研團隊有充分準備應對市場波動。
 
  陳星德還是充滿信心,第一批南下產品能夠獲得香港投資者的歡迎。
 
南下產品包括成長型基金
 
  上投摩根可說是內地基金界的「中美混血兒」,該公司由國資背景的上海國際信託和摩根資產分別持股51%和49%。截至今年6月底,上投摩根基金管理規模達1385億元人民幣。上投摩根已與摩根大通達成獨家代理和總銷售協議,公司的南下產品將在香港各銀行和主要基金銷售渠道亮相。
 
  該公司首批南下基金產品中,兩隻為偏股型基金,一隻為混合型,與內地基金公司較擅長偏股型投資的特點一致。陳星德未有公開這3款產品的名字和往績,並指將待適當時機統一對外公布。但他透露,偏股型基金將包含更偏重上述高科技企業和新興產業的成長型基金。此外,公司還有第二批、第三批南下產品將陸續推出。
   

文、攝:經濟通駐滬記者吳天佑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專訪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