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跑起飛擴空域,結盟珠海拓產業
機場三跑系統啟用,有助紓減香港客貨運樽頸,但空域資源仍將是實現最大升降的主要制約。大灣區的世界級機場群,正以三大龍頭各推「1+1」合作格局邁進,特區不僅要鞏固建構優勢,也須與珠海無間共拓航空產業。
赤鱲角三條跑道昨午首度同步運作,國泰率先在剛完成配置的中跑道,接載中學生於本港上空環繞一圈;香港航空未幾於唯一升降兩用的南跑道出發,飛往上海,北跑道則有從浙江前來的大灣航空客機。
港深廣見重疊 中央策略協調
特首李家超致辭時指出,機場客運量今年底前有望重拾疫前水平,促請航空業全速恢復運力,乘著三跑帶來的機遇,再創高峰。今個夏季,雙跑系統早午晚都已有熱門時段的升降量,輕微超出每小時68班上限。
全城耗用1,415億元、8年時間添置跑道等新配套,理論上可提高升降量5成至每小時102班,只是特區當局至今未改這是個要「循序漸進」達成的目標。香港民航處最新資料顯示,本港與內地尚未能共享空域,起飛航班要避過「空牆」,須先兜圈才能轉北,亦無法完全同步向東降落香港,均是有待解決的客貨運增長掣肘。
本港2004年已與國家及澳門民航局成立工作組,改善珠三角空域安排,但仍只是有共識需要建立新航路、管制移交點,並研究借助導航技術創建靈活空管。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近月提出以「機場群」思路,推進由珠三角或大灣區運管委統合機場資源,與航空學者及業界一直倡議,由中央政府主導公平和策略性分配,如出一轍。
即使無法做到倫敦那樣以希斯路機場為核心,其他5個機場走位配合,相信中央未來也要考慮居中協調航線、航權等,令香港、深圳和廣州三大主機場避免出現重疊定位,以至惡性競爭。
全個大灣區現有7個不同級別的運輸機場,除了沒有空港的東莞,愈來愈倚重香港協助進出口,深廣均正推展新跑道系統。專家相信,深圳寶安機場今後將把不少國內線移至惠州,力攻國際客運和貨運,而廣州白雲機場更將在佛山有全新的第二機場扶助。
入股金灣雙贏 利拓機場城市
香港機場目前服務全球約200個航點,重拾疫前近9成的覆蓋。截至上月,已有26間航企共52個目的地,符合領取機管局開設新航線和增加長途班次的津貼計劃,只要特區當局繼續提升海天中轉服務,加強從珠江以西的中山和澳門等地吸引空運乘客,且嘗試招攬愈來愈多可免簽證入境內地的海外遊客,香港聯通內外的國際航空樞紐角色,只會日益穩固。
2006年已開始協助管理珠海金灣機場的香港機管局,本周宣布購入對方35%股權,必然有利雙方在客貨運錯位發展,善用港珠澳大橋潛力,更有力支持特首的「機場城市」大計發展得更深且廣。
以航空展聞名於世的珠海,上世紀1990年代已早著先機押注航空業,不僅有發展成熟的產業園,當地跟廣州、香港同擁空域管制區,跨範疇的融合空域管理技術出眾,也與廣州及深圳同為廣東省三大低空經濟中心。
珠海擬議建構的港珠澳低空物流走廊,有機會為香港開拓全新多式聯運商機,甚至支持航空業者涉足無人機維修或製造新業務,而當地發展稍遜的國際資金配對及專業服務,正正是香港一大強項。
香港機場三跑系統的增長潛力和樽頸,當前相對簡單易見。至於要與珠海互利共贏,估計仍需更多研究和溝通,以敲定產業合作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