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幣騙局曝缺漏 破案揪兇挽信心
警方及證監會昨就虛擬資產(虛產)平台JPEX涉嫌詐騙案,攜手闡述詳情,卻遺下更多尚未釐清的問題,對於跨地域元素,特別是幕後主腦、凍結虛擬貨幣,更是尤其含糊其辭。縱觀整場記者會,有關當局不斷形容網絡紅人、加密幣找換店擔起重要角色,卻反而暴露當前法規鞭長莫及。為免本港發展為環球虛產中心的長期部署出閘脫腳,主事單位更要澄清權責,從速揪出黑手,重建各界信心。
跨境元素含糊 凍虛幣欠進展
據警方公布,JPEX苦主已突破1,600人,牽涉近12億元本金,暫時最大單一案例涉款4,000萬元,形容人數和金額均令人詐舌。
圍繞已落網的4男4女,警方一再重複,當中有涉案公司及場外(OTC)找換店負責人及職員,卻始終沒正面回應,掌握JPEX實際持有人多少線索,只解釋屬調查方向,也未回答有沒有內地報案者。
按商業罪案調查科所述,周一大舉搜查多處,料可凍結約值6,700萬元的現金、銀行存款和物業,正考慮充公。這與涉案總額相比卻是九牛一毛。
加密幣圈認為,當局引爆案件前,應先向發行商尋求凍結數以十億元計虛幣,防範捲款潛逃,惟證監會只能以「無補充」回應,警方也僅表示,可凍結的虛幣錢包將「全力去做」,未能提出更積極部署,以安撫各界。
虛產監管在環球屬新範疇,證監會上周三點名炮轟屢勸不改的JPEX,翌日才轉介警方,究竟部署有欠周詳?更甚者,JPEX已列入證監會無牌及可疑網站名單逾1年,不少主網址在警方防騙視伏器卻竟仍是清白之軀,難免令人懷疑政府部門間的合作和互通機制。
事實上,證監會和警方跨境打擊新興的「唱高散貨」騙局頗有成效,警方獨力承責的「倫敦金」騙案,近年更幾乎銷聲匿迹。只要今後弄清不同單位於每個虛產範疇的職權所在,沒理由顯得進退失據。
找換店避新法 多國監管網紅
證監會強調,2017年已注視虛產領域,故針對最高風險的交易所,先後推出自願規管及正式發牌制度。按新制持牌交易所不可向散戶發售低流通、低市值虛幣,偏偏找換店不受證監會規管,今次很多苦主正是受到收取高佣金的店東誤導才入市,令警方須改以串謀詐騙追責。
無獨有偶,監管嚴謹著稱的韓國剛提出,加強監管虛幣找換店,但卻是劍指海外黑錢經由此途轉成韓圜。
JPEX案受害人眾多,最年長者僅52歲,在在反映何以各地監管機構都深有警惕,虛擬交易所、銀行等機構愈趨利用網紅,網羅年輕客戶。法國近月立法要網紅推銷金額產品前,先考試獲認證,違例推銷可判監禁。英國金融及廣告監管機構,也要求網紅推銷前至少申報利益,而去年超過8,500個廣告要下架或修改。
本港證監會縱有嚴格操守準則,規管於各大媒體推介股票的持牌財經分析員,但網紅與其他無牌「財演」一樣,要到操控市場之類才屬違法,若單純積攢人氣,恐無人能奈。
虛產於金融角色只會愈見舉足輕重,但如今爆出巨額騙案,難免挫損市民信心,亦恐影響招商引才。換個角度,只要監管機構能妥為填補規管漏洞,甚至與市場上最先進的金融科技力量合作,盡緝犯罪頭目歸案,不啻帶來契機,亦令宏圖願景更早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