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特寫】上海科創中心「十四五」發布 強調金融與科技聯動
上海在8月底發布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後,時隔一個月,在國慶長假前又與發改委一同發布了另一項重磅文件——《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明確新的五年上海國際科創中心的發展路徑。
文件提出的目標是到2025年,上海將努力成為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發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規劃》明確了8項核心指標,例如到2025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全市GDP的比例達到4.5%左右,較2020年「十三五」末期增加0.4個百分點;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0件左右、全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20%左右、技術合同成交額佔GDP比重達到6%左右、外資研發中心累計達到560家左右等。
鑒於上海同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科技中心,《規劃》在這兩個中心的聯動方面明確,將發揮金融對科技創新中心的支撐作用。具體任務包括:發揮科創板支持創新作用,完善科創板上市企業儲備庫建設;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發揮國有創投資本的引領作用,打造千億級國有科創投資公司;鼓勵商業銀行開發針對科技企業的信貸產品和服務,支持科技支行和科技特色支行建設;加快發展科技保險,支持科技企業發展和重大科技項目建設;完善科技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上海市科技金融信息服務平台的保障作用。
強化上海科創板的牽引作用
其中,科創板作為金融資本助力科技創新的有效渠道,《規劃》強調,將強化科創板的牽引作用,分層分類培育重點行業企業科創板上市,與長三角共同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成長潛力大的創新型企業和科創板上市後備企業。研究建立長期投資者制度,完善老股減持制度,探索個股期權等風險對沖工具,提高保薦跟投機制的靈活性。依托上海技術交易所,探索科創板上市企業技術資產披露制度。
上海同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科技中心,有關規劃將發揮金融對科技創新中心的支撐作用。(istock)
復旦大學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凱認為,上海應建設和完善科技金融體系,對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他在接受內地媒體採訪時指出,要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激勵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以紐約為例,其打造中小企業「融資激勵」計劃,讓更多「草根力量」長成「參天大樹」,助力紐約科技創新強勁發展,科技金融在幫助紐約超過硅谷成為美國金融科技吸金中心、成長最快的高科技樞紐和僅次於硅谷的第二大科技重鎮中起不可或缺的作用。
京、滬、大灣區三大國際科創中心各有所長
從全國科創中心的布局來看,目前已有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以及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大灣區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其中,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主要任務是打造全國科技創新的策源地,因北京集聚了大量優質科教資源,擁有全國最多的高校、最多的科研機構、最多的央企,具有非常豐富優質的創新資源。上海科技創新中心的主要任務是打造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3大產業的創新高地,并在全球擁有影響力和話語權。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中心將著重發揮廣東改革開放前沿、港澳國際化程度高的優勢,打造全球最大的中試驗證和成果應用推廣基地。
而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大灣區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內核支撐,主要任務是通過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高水準創新平台,整合優質創新資源,打造世界級原始創新高地。
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早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堅持全國一盤棋,系統謀劃區域創新高地建設工作,與國家重大戰略、重大任務、重大工程緊密結合起來。未來將扎實有序推進上述3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4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發展的各項工作。與此同時,還將布局若干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強化區域創新合作,建立區域創新高地協同創新、聯動發展的建設運行機制。
撰文:經濟通通訊社駐滬記者林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