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8/2023 10:46

《地產人眼-盧展豪》小店結業非加租所致,新意可突圍而出

  最近不少捱過疫情的小店,最終還是結業收場,當中亦有備受歡迎的餐廳,就像自開業以來便引來不少關注的茶餐廳「一日三餐」,在8月初宣布將經營至9月30日。在其網上公告亦有提及結業原因,包括加租、食材價格上升及人手不足。除了餐廳所說的原因,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對整個市場又有沒有代表性?
 
   餐廳提及的幾個結業成因之中,食材價格上升與人手不足的問題,其實全港餐飲業界也同樣面對,但能夠迎難而上的餐廳亦不是少數。至於加租方面,有資料顯示業主從約8萬租金加至10萬,加幅約25%。雖然看似增加很多,但若以租金為經營成本的三分一及其午餐鹹蛋蒸肉餅飯59元計算,每日只要約售出170碟飯便可收支平衡,此亦非驚人或誇張的數字。
 
  要在加租及面對其挑戰的情況下,保持食物及服務質素,可能較以往吃力,但並非加租了便要即時結業,可能是不想辛苦經營才不再續租。在香港經營餐廳的競爭很大,若有新的餐廳有附近開業,就算食物質素能夠保持也有機會因比下去而結業。若只有個別餐廳結業,同時有其他餐廳開張,而非全港出現結業潮,足證租金並未有過高或人手極不足。
 
  接連有小店結業,不少人認為小型餐廳的經營一定較大集團困難,筆者並不贊同此看法。雖然小店的成本控制的確沒有集團般具規模及管理制式化,但小店卻可更靈活經營,就以採購為例,大集團通常有指定供應商,要經採購部才可發出採購訂單,還有數期等因素影響,有時品質最好的材料反而未會供給大集團。而大集團也有失敗的例子,好像翠華便曾因為提供美味的港式小菜,再配上較高級的裝潢而獨佔鰲頭,可是在上市後,因未能保持食物質素,亦因出現很多模仿其模式的餐廳,而開始沒落。
 
  如果沒有新意,沒有突破,不論是小店還是大集團也一樣有機會被淘汰,因為每個消費者均有選擇的權利,這亦是商業自由貿易社會,叢林法則的體現。大有大做,小有小做,小店多以人情味作賣點,而大集團則有更受訓練的服務,而無論小店或大集團的經營之道均離不開獨特之處,才可突圍而出。
《鋑聯控股行政總裁(工商舖) 盧展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怪獸家長必學】點樣幫仔女溫書不傷感情?培養上進心唔係靠鬧?子女一旦失控教你點應對!► 即睇

人氣評論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