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10/12/2024 12:09

《政經范局-范強》為特朗普而設的第一面照妖鏡

  當敘利亞「反政府軍」攻陷大馬士革,總統阿薩德與家人乘上逃往莫斯科的專機時,世界的主要權力核心又一次需要在「戰亂與和平」的十字路口做出選擇。

  普京在莫斯科迎接其中東最忠誠盟友阿薩德到來之時,他的困頓躍然紙上 - 克里米亞半島才剛剛奪回來,俄國海軍位於敘利亞的塔爾圖斯(Tartus)軍港,卻可能在他的手中丟掉。克里米亞半島和塔爾圖斯港的得與失,是影響俄羅斯地緣戰略地位的指標性事件,將嚴重影響普京在俄國國內的民意支持與政治權威。

*敘利亞國破山河在*

  普京2014年出兵收回克里米亞半島,最初看上去是贏得了一場兵不血刃的勝利,從而刺激了俄羅斯的樂觀情緒,但2022年的對烏克蘭戰爭一打就快3年,俄羅斯不僅蒙受了沉重的經濟和血的代價,而且還動搖了她在中東和非洲的戰略布局。

  為了保存俄羅斯對塔爾圖斯港的控制,普京還於2015年出兵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武裝,協助阿薩德收復失地。但俄烏戰爭嚴重消耗了俄羅斯的軍事投射能力,馳騁於中東和非洲的俄羅斯僱傭兵集團瓦格納,被回調至烏克蘭戰場,最終因為謀反而被懲治,自此一蹶不振。

  當敘利亞「反政府軍」自北而南,沿高速公路向大馬士革進軍時,普京選擇了戰略收縮。阿薩德的精銳部隊並沒有主動和「反政府軍」積極作戰,而是南下至塔爾圖斯港外圍,與當地的俄羅斯軍隊建立防線。普京將以此為根據地,與敘利亞新政府展開談判,力保對塔爾圖斯港的控制權。

  敘利亞國破山河在,阿薩德已安全抵達俄羅斯。普京目前的首要任務是等待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待得俄烏實現停火,坐實對克里米亞半島的控制,並突破西方經濟封鎖和制裁,普京才有機會再抽出手來,在必要時扶助阿薩德回國。

*北京能不搞地緣政治?*

  敘利亞變局對於中國戰略安全的影響也是不容低估的 - 北京近年來一直積極促成中東和平,為一帶一路經貿路線創造良好條件。就在去年亞運會期間,北京還派出專機護送阿薩德伉儷參加開幕式並訪華,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宣布建立中敘戰略夥伴關係。

  敘利亞的陷落,對中國的戰略安全和一帶一路建設,存在顯而易見的危險:一、敘利亞前景不明,中國可能又一次面臨利比亞撤僑的局面,並被迫放棄對當地的投資和基建規劃。

  二、隨著加沙和黎巴嫩南部先後被以軍摧毀,及敘利亞阿薩德政府的倒台,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直接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條件已經成熟,下一步則是等待白宮的綠燈。中東戰火一旦擴大,不要說拓展經貿,就連能源供應都受影響,無疑會壓縮中國的生存空間。

  三、此次「反政府軍」的主力,得到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支持與默許。埃爾多安在以軍攻擊加沙期間,對以色列講了很多狠話,但卻是虛晃一槍,實際上卻向敘利亞動了刀。不要忘了土耳其支持誰,而在此前的敘利亞內戰期間,東突營就是一支反政府勁旅。

  筆者一直用引號來括住「反政府軍」,原因即在於此 - 請問這些使用衛星通訊,會開坦克的武裝份子,究竟是何方人馬?中國近期一再強調不搞地緣政治,但你不搞地緣政治,人家卻放手搞,且愈搞愈耍家,確實是個大難題。現在看來北京仍然是以靜制動,該撤僑就撤僑,好在地理距離比較近,新疆就在附近,一步就能進國門,對吧?

*特朗普外交團隊面向中東*

  沒辦法,莫斯科和北京都在等特朗普重回白宮,才能判斷下一步怎麼走。目前輿論的主流判斷是,拜登政府正在全球各地興風作浪,給特朗普回朝製造困難與障礙。這在歐洲是,但在中東卻未必。一方面,拜登與內塔尼亞胡關係並不友好,相反後者與特朗普卻很要好;另一方面,雖然中美、美俄關係發展備受關注,但特朗普的外交過渡團隊,卻清一色的是處理中東問題的專家。

  換言之,從外交團隊人事安排來看,特朗普班子欲盡快為中東布局,而這項工作肯定已經展開。特朗普在上個任期對伊朗態度強硬,取締了奧巴馬總統任內簽署的伊朗核協議。雖然在阿薩德政府倒台後,特朗普強調美國不應捲入這場戰爭,但這不等於他主張中東和平。

  如前所述,中東未來可能面對的一種嚴峻形勢是,以色列掃清了加沙、黎南和敘利亞的敵對力量,鞏固了國境周邊安全後,進一步對伊朗發起毀滅性攻擊。推翻伊朗的伊斯蘭政府,是內塔尼亞胡為首的以色列強硬派長期希望達成的目標。特朗普只要默許以色列,並在必要時為以色列提供防空支援,就有可能令內塔尼亞胡如願。

  因此,敘利亞的陷落也許仍舊只是整個中東戰局的前哨戰,伊朗才是最為關鍵的一役。也正因為如此,特朗普2.0時代會給世界帶來甚麼,也許並不需要觀看中美關係,或俄烏戰場的變化。中東是否會走向更大規模的動亂,甚至是戰爭,將是判斷特朗普是「聖」還是「妖」的第一面照妖鏡。《經濟通通訊社評論員 范強》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范強-政經范局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回顧24 展望25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