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夥拍大灣區 港開創蛻變新機
本港開埠以來聚焦發展維港兩岸,但隨着國家重點推動大灣區,港人應當摒棄新界北是偏遠地帶的陳舊思維。特首林鄭月娥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新界北的交通未來將加強與深圳對接,新發展區規劃亦會與鄰城配合。
創新科技是未來環球發展的主要引擎,港府倘能在河套區以外的待發展土地也加快推動創科,可促進自身經濟產業多元化,更可有機夥拍深圳,抓住大灣區發展機會,帶來互惠互利的蓬勃生機。
南金融北創科 發揮一國兩制
特首林鄭指出,新界交通網絡規劃過去集中往返本港市區,新界北未來會增加與福田、羅湖等地連繫,洪水橋亦會配合一海之隔的前海發展,冀善用逾百公頃的工商業用地。
深圳河以南昔日多達2,800公頃土地劃為禁區,港府又每每把墳場、堆填區等「塞」到新界,但深圳近年火速冒升,大灣區一體化如火如荼,北區所謂偏遠地帶,解禁後頓處深圳核心旁邊,本港依照舊日規劃顯然是浪費,早前亦出現沙嶺殯葬城僅距羅湖300米的爭議。
由於新市鎮職位不夠,新界居民總抱怨每天通勤時間足以來回台灣,林鄭今次表明洪水橋工商業規劃將配合前海現代服務業,令人憧憬新界終可發展出高增值行業讓人在地就業。
廣東和深圳曾提出興建跨境鐵路連接寶安機場、前海與洪水橋,港府過去因造價太高、效益低否決,今後會否再三思?對內,港鐵北環綫對新界北發展舉足輕重,運房局局長陳帆曾表示,要求研究建設支綫連接皇崗口岸和河套區,港深、港粵顯然均須密切溝通,加快項目動工和各式基建對接。
中美博弈眼下愈趨激烈,白宮執意妨礙華企走向國際,本港無疑應繼續充當金融跳板,但亦要防備產業過分單一的風險。一國兩制下,本地有完善普通法制、自由流通的資訊和資金,加上專業服務人才、一流大學基礎科研等配套,更須好好利用,與長於科技轉化應用的深圳,以及有力快速生產的東莞互利共贏。本港要發揮潤滑催化作用,促進區內國際交往和改善人民生活質素。
港府有意從落馬洲到香園圍建起一條「北部經濟帶」,力推科研、現代物流、倉儲和新興行業,但個別仍處可行性研究階段,河套區創科園亦要2024年才有首批樓宇落成,與彼岸深圳的步伐比較,更要快馬加鞭。
要朝着「南金融、北創科」大方向發展,在新界北發展出次核心商區,創科園固然是焦點,但周邊的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亦要及早配合發展,才能事半功倍。港府也要交出相關土地和人才的長遠藍圖,國際科企能確保供應無虞,才會安心信服落戶。
深商區沿岸建 港須更好對接
當然,正如林鄭論及,保育是發展新界北的一大難題。從環保人士看來,深圳后海灣已過度發展,本港反而有後發優勢,尚可妥善保障米埔等重要生境,且防範新界西北日增的水浸風險。對野生動物來說,紅花嶺郊野公園和梧桐山森林公園之間根本沒有邊界,本港與粵深今後要攜手做好監管規劃,整全審視深圳河全流域的發展影響。
深圳過往數十年因着邊境口岸開通,沿岸陸續發展出羅湖、福田、南山與前海等不同商區,本港今後的規劃基建亦宜與北鄰更好接軌,加快推動創科軟硬件,才能合作共贏,抓緊大灣區的龐大機遇。
《說說心理話》說說心理急救:遇危急事故應如何面對?點樣正確提供情緒支援?講錯說話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