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天下

2019-07-18 08:02:00

爸媽熱搜 下一代出路

  剛過去的一周,升中派位放榜、中學文憑試放榜、浪接浪的社會事件,下一代何去何從,一眾港爸港媽最為關心。

 

  海外升學是不少父母考慮之選,育有4名孩子的前立法會議員梁家騮和太太,雖然子女只有3至7歲,近日亦開始傾談子女外地讀書話題。有母親坐言起行,以陪讀身份伴著兩女兒遠赴加拿大升中學,探索舉家移居的可能性;亦有父親準備申請落戶歐盟,讓目前尚是年幼的子女,他日可用歐盟公民學生的身份申報歐洲著名大學。

 

  近日港匯偏強,兌換多種外幣均出現「靚價」,交通銀行香港分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分析,多個留學熱門國家的貨幣,現時正是買入好時機。經濟學者莊太量估計,若在英美留學4年,「200萬元走唔甩」,教育開支應該及早有紀律儲蓄,不要「臨急抱佛腳」。他自己便透過買英國樓賺英鎊,為兒子赴英升學做足準備。

 

  升學不止一條路,英、美、澳、加等都提供不同升學路徑,給不同程度、不同成績的外地生選擇。本刊綜合了近年熱門升學目的地的資料,由學費到途徑,希望助讀者一眼盡覽。

 

  為下一代尋找出路,父母需用心、用腦,也要用錢。

 

父母與孩子心聲

 

  為了進一步了解不同家長對子女將來的計劃,記者近日分別到參與7月5日媽媽集氣晚會和海外升學展覽訪問港爸媽,聽聽他們心聲,發現無論子女未夠一歲,還是已為二十多歲成年人,父母一樣為子女前途百般考量,父母果真長憂九十九。

 

永遠支持孩子(謝小姐,育有一子10歲)

 

 

  謝小姐形容現時社會環境差、教育制度差,但有責任教好下一代。兒子現讀津貼小學,問到有否打算送兒子留學,她坦言「心郁郁」,朋友亦不時討論升學話題,「但講真,走都唔係解決方法。」她說孩子留學亦會遇到不同困難或種族歧視等問題;相反,留港讀書可慢慢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成長,教導他們獨立思考,慢慢尋找人生方向。她笑言讀書長路漫漫,最重要是讓孩子明白家人永遠支持他們。

 

澳洲環境治安好(李小姐,育有一女18歲)

 

 

  女兒是應屆DSE畢業生,李小姐打算送她去澳洲讀書,認為當地環境舒適、治安好,且當地大學有提供女兒心儀的醫療學科。她坦言留學難免對家庭經濟帶來負擔,但為子女將來生活更好,自己辛苦少少是值得。

 

送兒子美國讀碩士(張先生,育有一子21歲)

 

 

  張先生兒子現就讀本港大學三年級,打算送兒子到美國讀碩士。他說看好大灣區未來發展,冀子女學成後回流香港,憑更高學歷在港找到更好工作。

 

先帶孩子海外旅遊(林氏夫婦,育有一女11個月大)

 

 

  林先生說自己剛好卡在基層和中產之間,一切都靠自己努力,希望下一代過得更舒適,故他在女兒出世時已開立儲蓄基金。對於會否送子女留學,他會先帶孩子外遊,擴闊見識,一步步尋找她自己喜愛的生活方式,而非限制她必須在港或其他地方生活。

 

祈留港健康快樂成長(李小姐,育有一女6歲及一子4歲)

 

 

  李小姐坦言對香港前景不感樂觀,形容自己是一群「無錢」、「無能力」的香港家長,加上自己父母在港生活,貿然離港絕非易事。她認為家長有責任為一對子女提供安全、開心的成長環境,而非在一個壓迫的環境下學習。雖然政治環境不理想,加上填鴨式教育制度,她堅信「勿忘初心」,決心留港,直言自己決定生孩子時,便要為他們未來作好打算,不論任何情況,都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興趣為先(梁小姐,育有一女6歲)

 

 

  梁小姐與6歲女兒上周一起參加反修例集會,期間她問女兒︰「如果送你去外國讀書,但只有爸爸或媽媽可以陪你,你願意去嗎?」女兒年紀雖小,卻答得清晰:「事件已經完了?若然沒有,我想繼續留在香港。」女兒現讀一條龍的普教中學校,但亦會爭取機會課餘學英語,她會以孩子興趣為先,讓他們在舒適的環境下學習。

 

心儀澳洲(陳太太,育一子)

 

 

  兒子剛DSE放榜,陳小姐有意送他去澳洲讀書,選大學時會考慮「前景」和「職場發展」兩方面,但亦會尊重兒子看法。她指兒子打算修讀護士,但澳洲職業牌照未能在港銜接,或需花時間重新考牌,她又認為在澳洲就業不易,子女能否適應當地文化、找到合適的工作等等,亦要仔細考量。

 

【父母心聲】前議員梁家騮 六口之家 一齊留一齊走

 

  前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與專跑醫療新聞的「新聞之花」關天燕(Cannas)於2011年結婚,婚後4年抱4,現大仔已7歲半,小兒子也近3歲半。今年9月,梁家騮的小兒子將升讀幼稚園K1,Cannas說,小兒子跟大哥和兩位姐姐一樣,也是入讀本地幼稚園,沒有像一般中產家長,要把子女送進國際學校。

 

梁家騮(後排右一)與太太Cannas(左一)育有4名子女。Cannas說,暫無計劃送子女到外國讀書,指如要離開香港生活,會是一家人一齊走。

 

退休或移民到台灣

 

  夫婦二人在本地普通學校成長,希望子女由幼稚園到大學,均可在港升學。原本沒有想過送子女到外國讀書,但眼見近月香港的政治環境狀況,Cannas不諱言開始跟丈夫「傾吓」子女在外國讀書話題,夫婦早前曾到瑞士探望親戚兼順道旅行,開始心動。「去完瑞士覺得嗰邊好正,老公話去瑞士讀Medical唔錯,又話瑞士的骨科好出名,唔知係咪山多,滑雪、行山意外多,所以骨科好出名,嗰邊環境又好啲,現開始都會留意吓!」早於多年前,Cannas已考慮將來跟丈夫退休時,兩公婆移民到台灣,皆因看中當地物價低,亦憧憬可在天母區買層樓,閒來散散步、嘆杯咖啡,與丈夫享受退休生活。Cannas說,身邊朋友更教路,屆時他們可將現居的跑馬地住所租出,然後把租金收入用作在台灣生活費,相信已足夠生活。「把香港物業租出約有2至3萬元租金收入,即等於(每月)有十幾萬台幣(花費),已好好使!」

 

兩年半前,梁家騮接受iMoney訪問,那時幼子還是手抱BB,他當時已說自己由小到大在港讀書,也希望子女在港讀幼稚園至大學。

 

本地港人不會亂港

 

  Cannas笑言,現時四名子女尚年幼,丈夫應該「有排都未退得休」,夢想的退休生活可能要過多十幾年才可實現,但近日香港社會狀況,不得不令二人開始留意移民問題。Cannas稱,有身邊友人最近亦四出搜羅移民資料,如英國、加拿大、愛爾蘭、馬來西亞和西班牙等地,也在他們考慮之列。

 

  「我哋一直都想仔女在港接受教育,大學也在港讀,不會話特別儲錢畀佢哋去外國讀書,一來唔捨得佢哋,唔知佢哋出到去點,我老公話睇吓佢哋讀大學時(香港)變成點,現好難估計。如果要走,就係全家一齊走。」Cannas坦言,由於從來沒想過要送子女去外國讀書,所以沒有特地儲備教育基金,但如局勢突然好亂,二人也有些積蓄可即刻離港到外國,要視乎進展到哪一個地步,不過觀乎目前狀況,對港人仍有信心。

 

  「我唔覺得香港人的質素會搞到香港亂,本地香港人都係一群好有質素的人,不會話搞到香港亂晒,全市大癱瘓咁,所以暫時都不會行(移民)這步,反而係要睇吓中央行邊步棋,其實香港人好愛護呢個地方,都唔想她衰。」Cannas說出心聲。

 

兩子爸爸部署 先入籍歐盟一國 子女長大有選擇

 

  在這幾個月,兩子之父Tim(化名)與妻子商量後,很快作出一個重要決定,就是計劃移民,目的地是任何一個歐盟國家,成為歐盟公民。

 

  二人的計劃是,先賣樓套現約800萬元,然後帶着資金移民到歐盟中最易入門的國家。搜集一輪資料後,發現以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最易入門,只需約50萬歐元(約450萬港元)買樓,就可申請移民當地,而審批亦不需要等得太久。

 

 

  由於孩子現時尚是小學階段,二人算盤,待移民取得歐盟公民身分後,到子女長大升讀大學時,就可以歐盟學生的身份,申請到歐洲其他國家升讀大學,「到時他們想點揀,想去邊,就由他們自己決定。」他查過資料,知道德國、荷蘭或法國等地有不少著名大學,希望孩子將來能享受優質教育,學費也能享有歐盟學生的「優惠價」。

  

移民意大利門檻低

 

  現時不少歐盟國家都接受買樓移民,其中門檻最低之一是意大利,需約30萬歐元,但申請者要每半年到一次意大利;西班牙及葡萄牙同樣低門檻,買樓移民需50萬歐元,葡萄牙對買樓用途無限制,自住、放租或空置均可,而西班牙就要投資5年。

 

  子女若成為歐盟公民,就可以歐盟學生身份申請入讀歐盟國家的優質大學,以法國為例,歐盟學生就讀公立大學,一年學費只需數百歐元。

 

陪讀媽媽 2女往加國擴視野

 

  今年8月,七十後Rachel將以「陪讀」身分,陪伴兩名分別升中三和升中一的女兒到加拿大讀書。在這個敏感時刻離港,或多或少與香港的政治環境狀況有關,但更深層問題,歸究本港的教育制度和刻下怪家長心態。「香港係精英教育,但見女兒愈大,學校讀書氣氛卻不太幫到學習升學,選科又狹窄,中學只能揀文、理、商,我想女兒眼界可以闊啲,不一定只做醫生或律師等工作。」Rachel概嘆現今家長們互相比較的風氣盛行,怕人讀你唔讀會令子女蝕底,選科多數只著重將來是否「搵到食」,這些怪獸心態她並不認同。

 

 

  出走的另一原因,是因幾年前一場雨傘運動,令Rachel想離開香港。她坦言事件令自己對香港年青人未來沒有信心,而近月反修例而爆發的衝突,更令她覺得送女兒到外國讀書的決定正確。「我不覺得現時的年青人價值觀係正確,不在同一陣線就排斥對方,亦覺得現時的大學生質素不好,感到好失望。」Rachel希望,女兒到外國讀書後,可令她們眼界更廣,胸襟更闊。

 

長遠望一家留加國

 

  因此她數年前已決定送女兒到外國讀書,並開始籌劃。Rachel先後比較過英國、澳洲、加拿大、愛爾蘭、紐西蘭等國家的升學資料,由於兩名女兒尚是年幼,最後她選擇可以「陪讀」的加拿大。「計過租屋、衣食住行、醫療保險,跟香港的使費差不多。我的女兒在港也是讀私校,而非公民在加拿大申請入讀Public School,學費則跟在香港讀私校差不多。」Rachel稱,本身沒有特別儲蓄教育基金,但在幾年前已開始投資英國物業,靠投資海外物業取得回報。

 

  Rachel又不諱言,這條陪讀之路,也是邊陪讀邊找出路,因現時她只能幫兩名女兒辦理學生簽證,自己暫未取得陪讀身分。「我暫時以旅客身分入境,去到當地再申請陪讀,如未能辦妥陪讀申請,到時就先出境回港,再入境加拿大。」Rachel指,自己是先頭部隊,到當地探路,長遠而言,丈夫也會過加拿大陪讀,希望最後一家人能留在加拿大生活。

 

陪讀知多啲

 

  現時加拿大、澳洲等國家,均容許18歲以下留學生的父母申請到當地陪讀,但有關簽證需符合一定條件和接受限制,例如擔保資金充足、不能在當地工作、必須與學生同住、如短暫出境需與子女同行等。

 

 

  在網上有人教路如何由陪讀變移民,例如先送年幼子女在加拿大留學,並到當地陪讀,待子女長大並順利升讀加拿大學院或大學後,父母可申請簽證轉為Open Work Permit,留在加拿大搵工,如成功獲聘並取得工作簽證,待若干年後符合一定資格,就可申請移民。

 

【理財準備】莊太量:有紀律儲蓄 買海外樓賺外匯

 

  送子女出國讀書究竟要多少錢才夠?經濟學者、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見圖),曾推算一名中產人士畢生需要2,000萬元,當中養大孩子約需200萬元,「4年英美留學,200萬元走唔甩!」

 

 

一出世便要鋪定路

 

  他認為,若家長早已下定決心送子女出國留學,他們在子女年幼時應有紀律地每月儲數千元,「儲3,000、4,000元到一個戶口,可以自己管理,也可以買些基金,最緊要有紀律。筆錢自己管理的話,無論甚麼事也不可以拿出來用,一路儲到仔女大為止。」若不太懂得投資,他認為坊間儲蓄保險產品也值得考慮,可鎖死這筆資金到子女18歲才提取,應付升學費用。

 

  相反,若DSE失利才突然決定送子女留學,他說「臨急抱佛腳」,在極短投資期下,很難賺取這麼大額的留學使費。若然如此,他亦不贊成借錢供子女讀書,建議家長不如本地院校或私立學校。

 

  育有一子的莊太量,很早已為兒子教育鋪路,從小入讀英式課程的國際學校,「跟住條路都應該係去英國留學 ,機會較大。其實仔女一出世便要鋪定條路,究竟讀本地學校、IB、國際學校?」他的兒子今年14歲,預計3年後在港考完英國A-LEVEL後,便飛到英國讀大學。「想佢早啲獨立 ,便早啲送去寄宿學校,如果你捨得的話。」莊太量言談間也難掩不捨之情,故希望多留兒子在身邊數年。

 

勿看小英二線城市

 

  除了一早入讀國際學校,為鋪路赴英升學,莊太量近年也投資英國資產。他2015年投資位於曼徹斯特、由酒店集團管理的酒店單位,租金回報達8厘。他說扣除約兩成稅項後,回報率仍有6.4厘。雖然近年英國備受脫歐問題困擾,英鎊兌港元匯價自2016年6月公投至今,貶值逾一成,但他說反正要儲起留學使費,不怕英鎊匯價上落。據英國地產公司Hometrack的數據,曼徹斯特樓價自2016年脫歐公投自去年底升約15%,同期倫敦樓價僅升1%,莊太量說,不要小看曼徹斯特、伯明翰、愛丁堡等英國二線城市,它們近年樓價升幅皆跑贏倫敦,因這些二線城市發展成熟,醫療及教育配套也相當優秀。

 

  近年一些港爸港媽為準備移民而送子女出國,莊太量認為:「除非連根拔起 ,舉家移民,(送子女出國)先讓子女試住先熟悉環境或搵工。」否則,「你(家長)唔鍾意香港 ,可能仔女鍾意!」他認為父母與子女之間,沒必要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安排。「子女18歲以後 ,家長應撒手不管,需要錢(讀書)就俾錢佢,除此之外最好乜都唔好理。你幫佢揀,佢唔鍾意,到時邊個負責?」他認為,由海外升學到就讀的院校和學科,家長宜先了解子女的意向,亦要了解子女是否適合留學,「如果獨立不了、不懂煮飯、不懂自己生活,怎辦?」因此,由儲備留學費用、選擇海外學制,到培養子女獨立能力,全盤計劃愈早準備愈好。

 

莊太量留學費準備貼士

 

 

 ‧趁子女年幼時,專門開立一個教育儲蓄戶口

 ‧要有紀律地儲蓄,不可胡亂動用這筆資金 

 ‧不諳投資,可考慮坊間儲蓄產品

 ‧及早決定留學目的地,可投資當地資產(如物業),賺取外匯

 

外地升學人數大增?

 

  政府統計處曾於2010年就「在香港以外地方就讀的香港學生」的情況進行統計,約有7.5萬名25歲及以下的香港學生,正在外地讀書;較上一次2002年進行的同類調查,約有7.4萬名的港生在外地讀書相約。他們外地升學最普遍原因,是為了「提高英語水平」(40.5%)及「學習獨立」(35.6%)。

 

  事隔9年,數字有否上升?原來統計處雖在2018年曾收集有關數據,但最後並無公布。統計處書面回覆本刊,解釋原因是「考慮到數據的精確度及統計誤差,有關『在香港以外地方就讀的香港學生』的統計數字不予公布」。

 

  然而,若以港人最常赴笈的英國為例,則發現有按年上升趨勢。英國文化協會回覆本刊,2018年共有9137名港生取得英國Tier 4(學生)簽證,雖較2017年的9245人為低,但在香港學生人口持續下跌的情況下,赴英升學的人數比例按年增加(見下表)。

 

浸咸水 方法多

 

  莊太量在本地大學任教多年,他認為香港的大學質素絕不比外國大學差,本港多間大學在國際上排名也很高,「香港(大學教育)其實平靚正,中產交咗稅 ,點解唔享受這些福利?」

 

 

  他認為,家長若希望孩子有外國留學經驗,其實可先在香港完成本科課程,然後才出國一兩年修讀碩士,「可用最平成本、最短時間取得外國學位。例如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本科很難入 ,研究生過去會易一些,這樣讀一兩年便拿到名牌大學學位回來。」

 

  若家境有困難,無法供子女出外讀本科或碩士,他提議就讀本地大學之時,把握機會申請到外國做交換生,「大學有資助 ,也可用相宜價錢留學。」

 

買入好時機 多種外幣現靚位

 

  一年容易又升班,各位留學生的家長,又是時候準備外幣交學費了。熟悉外匯走勢的交通銀行香港分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見圖)分析,多個留學熱門國家的貨幣,現時也處於「靚價」,是買入的好時機。不過他認為,留學目的地不應以外幣匯價為首要考慮,應選擇合適子女學習及成長的地方為先。

 

 

【英鎊】見低位難再低

 

  英國自2016年6月公投脫歐以來,「軟脫歐」、「硬脫歐」爭議不斷,英鎊兌港元已貶值逾一成,近期低至9.7水平。雖然英國脫歐方案仍未有定案,但羅家聰相信,英鎊再大挫的可能不大,因為每逢脫歐談判出現阻滯,市場多次擔憂「硬脫歐」,已造了多個低位(例如英鎊兌9.4港元),他相信很難再跌穿這些低位。

 

【澳元】下跌空間不大

 

  澳洲央行已連續兩個月減息,澳元兌港元近期低見5.4水平。究竟澳洲會否繼續減息,令澳元繼續下跌?羅家聰坦言,論減息空間,美國比澳洲更大,現時美國聯儲局減息呼聲很大,一旦美國減息,美元再升空間不大,相對之下,他估計澳元匯價下跌空間也不大,故他認為澳元值得現時吸納。

 

【加元】留意油價走勢

 

  加拿大是其中一個港生留學熱點,羅家聰相信加元匯價會同樣受美國減息,美元轉弱影響,估計不可能大跌。油價是另一個常常左右加元走勢的因素,羅家聰分析,近年國際油價在50至70美元上落,「若油價下跌空間不大,加元下跌空間也不大。」

  

【歐元】相信跌極有限

 

  歐元近元顯著下跌,兌港元由2月初9.7高位,輾轉跌至近期約8.7水平。不過羅家聰直言,歐洲央行雖行貨幣寬鬆政策,但沒有減息。若美國聯儲局減息,美元和歐元息差收窄,亦有利歐元。他續說,現時也看不出歐元區國家有大事發生,相信歐元匯價跌極有限。

 

海外升學需求日增 一眼盡覽升學路

 

  中學文憑試DSE剛於本周放榜,不少學生和家長都為升學之路四處奔走。博華海外升學中心高級教育顧問鄭名凱表示,公司處理外地升學查詢逾60%為中學生。除了中學生,小學申請人查詢亦有增加。最為熱門的升學目的地為英國,其後依次為澳洲、美國、加拿大與紐西蘭。

 

  他表示,近10年不少家長均希望孩子透過海外升學方式移民海外發展,大多考慮移民加、澳兩國,相信與兩地移民政策較穩定有關,較易計劃前景。他指有逾半成工作數年重返學園的查詢,因社會氣氛而想考慮外地升學和移民轉換環境。鄭名凱指近年申請簽證時,所需資料較多,資金準備要更充足。

 

  楓葉升學中心的海外升學顧問經理黃小姐亦表示,現階段接獲的中學生查詢個案較多,以加拿大升學為主,當中約五成查詢問及升學移民程序。黃小姐指近月發生不少社會事件,海外升學查詢明顯增多,單純升學主要考慮英、加兩地。她亦認為升學中心數量供過於求,她建議學生在尋找升學中心時,需要留意中心服務質素與流程跟進,其次再考慮費用,因良好服務質素的中介會較細心處理與安排相關事宜,從而較少出問題,令家長學生更安心。

 

  消委會去年曾就海外教育諮詢服務發表報告,指部份海外教育諮詢服務中立性及透明度成疑。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向服務商索取服務合約,清楚列明服務條款、收費等,確保雙方權責。另外,打算海外留學的家庭亦應清楚計劃升學前景,畢竟海外升學費用動輒花費數百萬元,若錯選院校或科目,不但浪費金錢,更影響前途。

 

台灣

 

 

一般學士學位修讀年期:4年

學費:年約1至3.5萬港元(38,800至140,000台幣)

生活費︰年約1.2萬至3.6萬港元(48,000至144,000台幣)

1.個人申請:可選4個志願,能獲得派位的學生,將獲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僑先部)學位,就讀一年後,有助增加申請入讀國立大學機會率

2.聯合分發:可選70個志願,不滿意獲分發校院學生,可轉至僑先部就讀

3.單獨招生:直接申請入讀台灣的大學,如未能成功申請不可轉發至僑先部

4.僑先部 直接申請入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僑先部)完成一年先修課程後,再銜接學士課程

 

特點:

‧學費相宜,生活指數較低,環境較優閒

‧學府認受性差別較大

 

美國

 

 

一般學士學位修讀年期:4年

學費:年約10萬至60萬港元(12,820至76,920美元)

生活費:年約6萬至18萬港元(8,000至24,000美元)

 

升學路徑

1.「2+2」計劃:即入讀2年社區學院轉接2年大學,社區學院主要教通識課程,與大學一、二年級課程相約,成績理想可直接轉到四年制大學的三年班,申請成功率較直接申請入學的成功機會或可增一倍達約20%。

2.直接升學:如同學DSE與高中成績較佳,則可直接申請入學,但每一所學院要求不同,需先做好資料搜集,準備申請心儀學院。

 

特點:

‧擁全球頂尖級學府,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

‧校園安全問題惹關注

‧生活指數較高,申請校外工作較嚴

 

加拿大

 

 

一般學士學位修讀年期:4年

學費:年約9至35萬港元(16,000至59,230加元) 

生活費:年約6至11萬港元(11,000至18,000 加元) 

 

升學路徑

1.專上學院:專上學院除了提供一般證書及文憑課程,還有不同專業訓練和職業導向課程,選擇多元化,學生修讀完成後即考獲文憑資格。完成文憑課程後,報讀當地大學可申請學分豁免,學生或可直接入讀大學二年級或三年級。 

2.大學轉修課程:學生可於學院先修讀1至2年受認可學分的轉修課程,憑學院成績申請入讀大學二、三年級。部分私立院校與個別大學有緊密聯繫,學生完成轉修班課程後成績符合大學要求,便較有保證入讀大學的第二年。一般可於4至5年內完成學士學位。

3.直接入讀大學:學生如希望直接報讀學士課程,學校將參考申請人中學及公開試成績,而TOEFL或IELTS的成績亦需要符合大學的要求。

 

特點:

‧留學及移民的銜接途徑較多

‧當地較多港移民,較易適應

 

英國

 

 

一般學士學位修讀年期:3年

學費:年約11至37萬港元(11,500至38,000英磅)

生活費:年約11萬至15萬港元(12,180至15,180英磅)

 

升學路徑

1.大學基礎班(Foundation):供中五/六的香港學生修讀,以1 年基礎班+ 3 年大學課程的形式,合共4年時間取得大學學位。大部分學科可透此升讀,只要同學達到大學要求的分數,就可升讀大學一年級。

2.國際一年級(International Year 1):成功申請入讀的學生可獲有條件錄取信,若符合要求,有八成機會升讀心儀大學科目的二年級。就讀期間生活與大學一年級生無異。但老師授課形式採用小班教學,學生亦需修讀Academic English,加強英文程度。

3.讀一年制A-Level課程:先到英國先完成一年制A-Level課程,再經英國聯招(UCAS)報讀心儀的大學;或完成一年制A-Level課程後,以非聯招(Non JUPAS)方式考回香港的大學。A-Level課程為一年制,期間需修讀及應考三門學科。

4.直升英國大學一年級:若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較佳,可以DSE成績經英國聯招直接報讀心儀大學。

 

特點:

‧英磅兌港元匯率下降

‧升學途徑多元,是港人升學主要國家之一

 

澳洲

 

 

一般學士學位修讀年期:3年

學費:9萬至27萬港元(17,600至50,000澳元)

           (MBA、獸醫、牙科及醫科除外)

生活費︰年約9至13萬港元(18,000至24,000 澳元)

 

升學路徑

1.大學及高等教育學位課程 若學術成績及英語能力均達心儀大學要求,可選擇直接報讀。大部分澳洲院校要求DSE三至五科成績達3至4級,甚至更高。

2.大學基礎課程 修讀期為1年至1年半,主要以校內功課、出席率、測驗考試等來評核成績。整體分數達50至60分,便有較大機會直接銜接當地大學二年級。

3.職業教育與培訓課程(VET):學生可選擇由澳洲的公立專科技術學院(TAFE)、註冊培訓機構,及多所大學及中學提供的職業教育與培訓課程。澳洲大部分VET課程均與個別大學建立了學分轉移制度,符合資格的畢業生有較大機會入讀聯繫大學所開辦的學位課程。

 

特點:

‧澳洲地理位置,相比歐美較近香港

‧當地歡迎留學生兼職,有助學生吸收工作經驗

 

資料來源:博華海外升學中心、楓葉教育升學中心、學友社、海華服務基金、aec教育顧問、領優教育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