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分析

10/09/2024 09:30

《談國論企-黎偉成》雨災續推高8月份食品通貨價

  《談國論企》暴雨及洪水天災肆虐的力度即使稍歛,惟中國的居民消費價格CPI於2024年8月份同比及環比皆升,乃因雨災使鮮菜、鮮果、豬肉和蛋類等食品等通貨價格進一步上升所致。大江南北的惡劣天氣於9月份似漸見收歛,即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跌幅稍擴,惟果菜等復種生產需時,料糧食和品有關的通貨會反覆上行一段時間,通脹率未有大的上升壓力,有利國民經濟繼續穩中有進發展。 *災後復產鮮菜鮮果種植供應需時價遂高*   中國的通脹壓力於一季度有所放緩,但於二季度開始有漸次提升的壓力新向,理由為大江南北多個省市和地區受到不同嚴重度的綿延暴雨及洪誰天災對工商尤以農業的影響,即使三季度天災災情不斷緩和,惟農業產品的災後種植亦需時始有收成,對通貨價格的壓力和影響會持續,並可見於中國國家統計局所發布資料:居民消費價格於2024年8月份同比上升0﹒6%,即使相對於7月份的0﹒5%環比增長0﹒1個百分點,較4至6月份的0﹒2%至0﹒3%要高,為自2月份升0﹒7%以來的2024年第二高水平,更止住1月份跌0﹒8%至今的第7個月的連升,足見境內的通貨受到天災影響的嚴重程度日甚。  具體數字顯示,多個省市於二季度受到綿延性狂風暴雨洪水衝擊,對中國的通貨於8月份造成壓力甚大,並尤以(一)CPI中的「食品」大類指數為然,因8月份同比上升2﹒8%和環比走高3﹒4個百分點,屬全面上升的惡性態勢,並從「食品」大類中的「食品煙酒類」分類指數的走高便可見一斑,於8月份同比回升0﹒21%和對CPI的影響是上升0﹒58個百分點,是為整體CPI所升的0﹒7%佔比82﹒8%之普;而非食品大類指數期內同比僅升0﹒2%,更可見天災對農業為主的食品價格所造成的壓力甚大。  要注意的,是「食品煙酒」分類指數中的多個分項,同比和環比的升幅和對CPI所造成的壓力,相當重大。特別惹人注目的(I)種植類別的項目皆廣泛受壓,其中(i)「鮮菜」分類指數8月份同比上升21﹒8%,遠高於7月份的3﹒3%升幅,遂使環比增長18﹒1%,和對CPI影響由向上月之上0﹒07個百分點提高至0﹒44個百分點,是為CPI期內0﹒7%升幅的62﹒8%,可見鮮菜種植和供應深受天災的壓加。  和(ii)「鮮果」分類指數由上月之跌4﹒2%轉升1﹒7%,對8月份CPI的影響由上月的負0﹒09%轉升0﹒08%,果類種植需時始有收成,故此項對通脹價格之壓是比較長時期的。  更須關注的,當然是(II)「畜肉類」價格持續高企對CPI造成的長期壓力:此分類指數在8月份上升3﹒8%,升幅即使低於7月份旳4﹒9%,但環比還是提高3﹒6個百分點,對CPI的影響是0﹒12百分點,乃受困於「豬肉」類於8月份升16﹒1%,只是略低於7月份所升的20﹒4%,對CPI的影響是上升0﹒21個百分點,此因天氣惡化使鮮菜等糧食的生產減少而提高飼料的價格,是飼養生豬的成本上升,豬肉價格對CPI的影響壓力增大。 *居民消費增強惟消費品價升幅有限*   估計「食品」大類的價格仍會保持反覆上升的態勢,理由是不僅大江南北的多個省市在暴雨洪水侵襲的壓力即使漸見減退,但災後重建和生產需時始能復常,即使市場的需求不增而維持原況,亦是供不應求,相信中央會進一步調度力量積極應對。  至於居民的消費意向,則保持不斷轉強之態,可見於(二)「居民消費價格」中「消費品」分類指數於8月份同比增長0﹒7%相對於7月份所增0﹒5%要高0﹒2個百分點,而6月份尚保持平之態,足見與消費購物有關的需求不弱,特別是「教育文化娛樂」分類指數中的「旅遊」項目於2024年8月份同比上升0﹒9%,即使低於7月份的3﹒1%升幅,仍可在相當程度顯示旅遊活動日益活躍,相關消費價格較高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亦是一個十分良性的最新發展態勢。尤其是居民的旅遊活動趨頻仍,會帶動餐飲、住宿、交通運輸和零售銷售等行業相應受惠,有正面連鎖良好效益。  與民生和消費有關的項目同樣有溫和走高傾向,(三)「居住」分類指數於7月份持平,上月份則稍升0﹒1%,主要成分為租賃房房租跌0﹒3%、水電燃料升0﹒6%,佔CPI比重14﹒5%,較食品煙酒類低18﹒4%。和(三)「交通和通訊」分類指數同比跌2﹒7%。 *PPI保持負增長有利CPI保持溫和上升*   而(四)「醫療保健」分類指數,所涉者有中藥、西藥、醫療服務,佔比為11%。此一分類指數於8月份同比升1﹒3%,低於7月份的4%和6月份及5月份均升1﹒5%的幅度。(五)「生活用品及服務」升0﹒2%,其中家庭服務項目則升1﹒6%。  相信通脹率的升幅有限,因(乙)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在2024年8月份同比下跌1﹒7%比7月份持平於6月份所跌的0﹒8%擴大跌幅0﹒9個百分點,,即使創下自2022年10月份至今連續第23個月的負增長,但仍可保CPI續處相對低位,更有利社會經濟穩中有進發展。《資深財經評論員 黎偉成》(waishinglai210@yahoo﹒com﹒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10/09/2024 09:55

《然之有物-鄧浩然》放寬特專科技公司上市門檻之我見

  《然之有物》執筆之時,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剛發表了聯合公告,宣布放寬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制度(18C)的上市門檻,將已商業化公司和未商業化公司的市值要求,分別調低至40億和80億港元,9月1日生效。市場人士普遍對此舉表示歡迎,但此舉究竟能否推動18C的持續發展?   其實自18C諮詢文件刊發以來,市值門檻一直都是市場參與者關注的重點。聯交所最初刊發的諮詢文件,提出的市值要求是已商業化公司80億港元、未商業化公司150億港元,後來因應市場訴求,將相關要求分別調低至60億和100億港元,現在再進一步調低至40億和80億港元。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香港的監管機構放寬18C的市值門檻?   此次放寬市值門檻,主要是回應18C實施以來市場情況的轉變,特別是相關企業的估值變化。資料顯示,反映高科技公司市值的恒生科技指數,自2023年3月31日至今,從4300點反覆下跌至現時的3500點,跌幅超過三成。由此觀之,調整後的市值門檻,似乎更符合目前高科技公司的實際估值情況。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放寬市值門檻屬於暫時性措施,僅為期3年,因為監管機構認為估值下降只是暫時性,待市況好轉後,市值門檻將恢復至原來水平。   事實上,估值的下降,確實使不少有意通過18C赴港上市的特專科技公司,因無法滿足相關市值要求,而要暫緩甚至擱置上市計劃,這某程度上亦解釋了為甚麼18C實施接近一年半以來,通過該制度上市的企業只有兩家。放寬市值門檻正好為特專科技公司提供更可行的上市途徑,以解決其迫切的融資需求,畢竟高科技企業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其研發投入。筆者預計,因此次放寬市值門檻而受惠的企業,至少有十多家。   需要強調的是,放寬市值門檻並不代表香港上市企業質素會因而下降,因為相關企業估值下降只是暫時性,而市值亦只是衡量企業質素的眾多標準之一。香港擁有成熟的上市審核機制,加上18C制度的一系列投資者保護性措施,筆者有理由相信暫時下調市值門檻,不會對上市質素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相反,放寬市值門檻體現了香港監管機構在維持市場質素的同時,亦能靈活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   放寬18C市值門檻,預計短期內將為香港市場帶來刺激作用。長遠來說,隨著更多特專科技公司通過18C來港上市,包括分析師、投資者在內的市場參與者將更熟悉特專科技公司的特性,有助於香港逐步形成特專科技公司上市的生態系統,從而提升相關企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這對18C制度的持續發展將起著積極作用。《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 鄧浩然》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more on etnet.com.hk